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07 道试题
1 . 有同学研究“乾隆时期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部分时期山西人口总数及小麦年平均价格

——摘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至乾隆时期基本形成了一些“因灾禁酒”的共识,乾隆帝说:“与其禁于已饥之后,节省于临时,孰若禁于未饥之先,积贮于平日,今即一州一邑而计之,岁耗谷米,少者万余石,多者数万石不等。则禁止之后,通计五省所存之谷,已千余万石矣。”

——摘自崔思朋、仲伟民《清代禁酒与粮食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出现上述现象的时代背景。
(2)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乾隆时期人口与粮食安全”的价值。
(3)除上述材料之外,全面研究“乾隆时期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6世纪初,西班牙远征队的一名成员迪亚斯写道:我们凝视着如此奇妙的景象,星罗棋布的金字塔,纵横交错的运河,气象恢弘的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特诺奇蒂特兰。该城市所属文明(     
A.使用了象形文字B.推行了种姓制度C.发明了浮动园地D.采用了二十进制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4年,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了汉代“马人”武士毛纺织物,内容包含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怪,演奏的乐器来自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该考古发现可佐证(     
A.中外官方贸易发达B.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汉志商道交流频繁D.汉代丝绸之路商贸往来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72年底,李鸿章奏请筹建轮船招商局,慈禧太后“恩准”并同意由户部借制钱20万串。同时,轮船招商局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据此可知(     
A.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B.民用工业以“求富”为主要目标
C.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D.企业融资的手段呈现近代化特征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8年夏,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首次提到“赤脚医生”这个名词,并定义为“不拿工资,帮助种地,亦工亦农,赤脚行医”。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赤脚医生”的出现(     
A.弥补了农村医疗能力的不足B.提高了广大社会成员健康意识
C.提升了农村医生的整体素质D.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主义和工业化促使移民流动迅速增长。殖民主义使得欧洲人作为水手、军人、农民、商人、僧侣以及行政人员迁居海外。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获取了大约1500万的劳动力,其中有不少是非洲奴隶和契约劳工。美国立国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这些移民。1861-1920年迁居美国的移民有3000万人。1918-1945年间,因经济停滞和政治动乱,导致移民人数下降。在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移民被遣送出境,1936年时外籍人口减少了50万。

1945-1973年,长时期繁荣的刺激导致不发达地区的劳工大规模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资本从原来的经济中心转移,跨国的生产和分配方式重新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大格局。新类型的移民纷纷进入一些较老的工业国家,而在南欧、海湾石油国家、拉美、非洲和亚洲则有新的移民输入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以德国为例,1961年德国的外来人口不到686200人,占德国总人口的1.2%;到1997年底,德国的外国人口为73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9%,其中97%的外来人口居住在原西德地区。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世界移民的历史影响。从国家治理角度,谈谈应对移民问题的举措。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到“隋、唐盛运复兴,其时则佛学亦有新蜕变。教义精神,逐渐中国化;而佛法重心,亦逐步南移。”据此可知,该时期(     
A.佛教传播平民化B.活字印刷的普及C.戏曲艺术大众化D.理学体系的建立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4年4月,第五届UWEE卢浮宫国际艺术展在法国巴黎举行,本次展览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旨在消除地域差异,让更多人平等参与艺术创作,展现全球儿童对艺术最纯粹的表达。材料表明了卢浮宫是(     
A.文明交流的桥梁B.基层治理的阵地C.保护古物的场所D.科学研究的城堡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陈独秀在1914年撰文写道:“土地、人民、主权者,成立国家之形式耳。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这一言论旨在强调(     
A.政党政治的尝试是一场荒唐闹剧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社会动荡
C.近代国家意识需要以民权为归依D.民众意识觉醒营造政治革新氛围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罗马时期埃及买卖奴隶要履行三个法律手续:签定契约、交纳买卖奴隶税和在政府登记注册。其中买卖契约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奴隶的价格、卖主的担保、以及担保不实的罚金等。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A.贵族滥用权力受限B.契约成为社会规范
C.法律制度日益成熟D.股票证券机构兴起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