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06 道试题
1 . 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与各种因素相关,又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

材料一:宋政权中的各级官僚,不像唐代以前那样官僚与士族几乎为一体,宋代士大夫“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可以说,已经不存在“士、庶之别”。其次,宋代的官僚地主能够世代为官的非常少见,基本上是三世而衰;虽然宋代存在一些“望族”,但他们并不享有前代门阀士族世袭爵位和封户的特权。大部分的地主只能数十年或者两三代保持他们的官位或财产,死后,由于子孙能力不足、奢华腐败,或者由于子孙众多、瓜分家业,再者由于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而迅速衰落破败,代之而起的是另一批新的地主。

——摘自朱瑞熙《唐宋之际地主阶级身份地位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宋朝社会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造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资产阶级从生到灭不满百年,是一个命运短促而又多舛的阶级,在近代历史的前八十年,他们处在封建势力的重围之中,行行止止,足将进而越超。对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同西方工人相比,中国工人“工价之悬殊几已过半”,其所受剥削之深重是非常明显的。工人阶级的力量并不在于受苦,而是在于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第二,中国的工人阶级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工农之间的紧密联系,既使工人阶级可以影响农民,也使农民可以影响工人阶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所学指出“近代历史的前八十年”中国资产阶级“足将进而越趄”的主要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及这一事件的里程碑意义。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历史试题
2 . 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不开设身体教育方面课程,严禁开展身体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生只能进行虔诚的祷告和研习经书。到10世纪,德意志教会学校因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投石和赛跑活动而对其实施鞭笞和断食的严厉体罚。这说明当时教会学校(     
A.压抑了现实的人性B.代表了贵族阶层利益
C.垄断社会教育资源D.阻止古典文化的传播
3 . 1908年6月,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的罪名逮捕了提拉克,并于7月13日送交孟买最高法院进行审讯。这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愤懑,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孟买纺织、铁路、码头和城乡运输等行业的10余万工人于7月23日举行了总罢工。这是近代亚洲工人阶级第一次政治总罢工。印度这场罢工(       
A.推动了民族独立意识发展B.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表达了民众独立自治要求D.反映出工人阶级的产生
4 . 1920年11月,英国皇储来印度主持典礼仪式,英殖民政府为保障典礼秩序,提前搜捕甘地等约2万余人入狱,后自愿入狱人数不断增加,至典礼当日,孟加拉寂静得如无人之空城。此时,印度出现这种现象表明(     
A.民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达到高潮
C.英国的殖民统治已土崩瓦解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昨日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焦·布拉乔利尼(1380—1459)曾说:“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萨卢塔蒂(1331—1406)也认为:“上帝是以仁慈的目光注视着雅各那肥壮羊群的富裕财产的。”这些言论(       
A.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作了舆论宣传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凸显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点D.推动意大利积极寻找通往美洲的航路
昨日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的军事学习德国,海军则学习英国,大学以美国为蓝本,法制采用法国模式;与此同时,改革也融入大量日本传统、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如武士道和神道崇拜等。材料意在说明日本(     
A.政治民主滞后于经济发展B.传统与现代矛盾不可调和
C.西化的同时保留自身传统D.改革为后期发展埋下隐患
昨日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6世纪末,从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流向中国的白银达到了100万比索,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又翻了一番,在18世纪达到300万——400万比索。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当时(       
A.西班牙成为大西洋贸易网络中心B.西班牙白银产量不断增长
C.太平洋贸易得到迅速发展D.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实现了逆转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舒畅其血脉也……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是商贾具生财之大道,而握四民之纲领也。泰西各国以商富国,以兵卫商……惟中国不重商务,而士、农、工、商又各自为谋……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等,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自便……振兴我国农工。

——摘编自郑观应(1842—1921)《盛世危言》(1894年出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郑观应的“以商富国”观点。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随着国家管理职能的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为此,英国政府在1847年至 1871年间,先后设立了济贫部、公务部、贸易部、地方事务部等政府部门。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官制度加快政府部门的建立B.部门官员均由国王挑选并任命
C.部门所有官员与内阁共同进退D.文官制度建立有其历史必然性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