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分封制趋于解体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逐渐强化
2024-01-22更新 | 5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热身卷(山西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拜占庭帝国,古希腊文化的语言、哲学等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语言和教育,塑造着拜占庭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特定的核心作用。这说明(     
A.基督教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C.社会生活呈现世俗化特征D.亚历山大远征影响深远
2023-10-18更新 | 579次组卷 | 17卷引用:黄金卷01(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非沿海地区城邦文化的真正发展与繁荣,是在公元7世纪之后。因为自那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才真正发展起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地中海贸易文化圈而成为中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B.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C.班图人的民族大迁徙D.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这一分布格局(     
A.可以认定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B.证实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发达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A.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B.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古蜀国发展深受外部影响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土河”是唐代的一种军事侦察方式,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近年,某遗址出土了一件被认为是体现该侦察方式的纸质文书。此文书最有可能出土于(       
A.四川绵竹剑门关遗址B.广东广州“蕃坊”遗址
C.新疆尉犁沙堆烽遗址D.陕西西安“西市”遗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17世纪,非洲古国贝宁的青铜雕像作品主要是王室成员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非洲的传统宗教的核心内容是尊天敬祖。他们崇拜自然,认为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有精灵,如河精、树妖、神蛇、神鸟等,在雕像上常会雕刻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形象来寓示某些内涵。这反映当时(     
A.青铜制造业以国有为主B.教会严格控制民众思想
C.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D.王权统治理念较为落后
8 . 在世界各地的众多古城中,受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城市之间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据此可知(     
A.世界各地同时进入文明时代B.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C.古代城市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D.古代城市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状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隋代在京师及诸州为铁钱“立榜”“置样”,“不中样者,不人于市”,凡发现(铜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唐代在“历代采铸”的梓州铜山县“置监署官”。这些举措(     
A.旨在打击商人巩固统治B.提高了手工业的工艺水平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了国家经济控制能力
2024-05-07更新 | 48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掺假十分严重。1860年,英国通过了《食品掺假法》。该法令第一次确立了“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的思想。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促进政府职能的完善B.英国注重立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D.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