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汉武帝时期主要中朝近臣的生平,这表明(     

严助

吴人,以贤良对策为中大夫、侍中。

朱买臣

吴人,家贫,因上书为中大夫、侍中。

吾丘寿王

赵人,家贫,因上书为郎,迁光禄大夫、侍中。

主父偃

齐人,家贫,因上书为郎中、中大夫。

东方朔

蜀人,以赀为郎,擅文学。

董仲舒

广川人,以贤良对策得进。

终军

济南人,博士弟子,因上书拜谒者、给事中。
A.察举制是汉朝主要选官方式B.汉武帝时期皇权得到了加强
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统治思想D.黄河流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2024-03-18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4年,湖北枪炮厂初步建成,机器设备订购于德国著名军工企业—克虏伯公司,初有工匠1200多人。1895年,该厂每月产枪500枝,子弹10万多发,炮弹7000余枚。到1906年,该厂共耗银784.6万两,主要来源于海关洋税、厘金(行商税)等。该厂的初期发展(     
A.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B.壮大了民族资本主义力量
C.满足了清军的装备需求D.体现了晚清近代化的潮流
3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开国上将陶峙岳是新疆农垦建设的领导人之一。1950年,陶峙岳决定在石河子和奎屯建设新城以便指挥生产和建设。他在垦区主要种植粮食、油料作物和蔬菜,同时还养殖牛羊猪鸡等牲畜。1951年,他捐出多年积蓄购买设备,促成垦区陆续开办拖拉机训练班。1952年,陶峙岳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主持挖了一条利于灌溉和排水种地的“两利渠”。几年间,农垦兵团的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植树200余万棵。之后,他们又全靠人力开挖,人工运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筹建了大泉沟水库、车排子水库、大海子水库等工程,创造了一个个奋斗的奇迹。

——据陈远平《陶峙岳农垦建设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陶峙岳的农垦建设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农垦战士的历史贡献。
2023-12-28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4 . 近代以来,许多英文单词被音译成了上海话,随后进入中国人的词库。比如说:麦克风(miCrophone).色拉(salaD)白兰地(BranDy)啤酒(Beer)十三点(soCiety)等.上海话大量引入英语词汇进而成为全国通用的表达,主要原因是上海的(     
A.市民热衷使用英语词汇B.方言引领中国时尚潮流
C.地域文化对外开放包容D.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2024-03-1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1667年,法国进行关税改革,改革前后的部分商品税额对比如表所示(单位:利弗尔)。据此可知,法国的关税改革主要是基于(     
商品名称1664年税额1667年税额
西班牙羊毛织品70100
荷兰羊毛织品4080
安特卫普挂毯120200
A.保护本国棉纺织业B.顺应商业革命趋势
C.抵制外国资本渗透D.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6 . 金朝曾在地方上实行“因事而设,事罢则已”的管理办法,元朝继承并发展了金人的这一做法,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起初是临时性机构,后因军事征伐时间较长,渐成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而变为兼管民政,成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由此可见,元朝(     
A.行省制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B.注重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C.加强军事管理疆域不断扩大D.逐步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8 . 上古时期,先民们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变化掌握时令节气规律;秦汉以降,随着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理念的介入,占星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迨至北宋,星占在政治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王安石为推行新法甚至提出“天变不足畏”,体现出熙宁诸儒的理性认知。占星术地位的变化(     
A.推动了古代天文科技的进步B.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折射出儒学神圣化发展趋势D.反映了传统思想的发展
2024-02-02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统治者注重制度、法规建设,善于运用法制化手段治理国家,运作政治;秦始皇曾指令群儒议定封禅典礼的仪轨,还曾自诩“上荐高庙,孝道显明”;为了“得众之心”,他还一度推行过“缓刑罚,薄赋敛”的政策。以上现象(     
A.违背了法家思想的精神B.顺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
C.蕴含了外儒内法的思想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面貌迅速改变。由于土地的逐渐丧失,许多贵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条件陷于破产。从1862年到1905年,贵族掌握的土地减少了41%。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的贵族充实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乃至女仆。正如卡列林所说:“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族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接近。”同时,参加工商业活动也是贵族中普遍的行为。他们开办得最多的是制糖、酿酒、榨油、面粉、木材、制呢等工厂。此外,贵族们还参加各类股份公司、购买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对工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促进了贵族的资产阶级化,那些本来是典型的贵族代表人物,现在却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商人。

——摘编自《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专制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贵族社会面貌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4-03-1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