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6年3月6日,英国画家莱斯利·伊林沃恩·吉尔伯特发表的漫画《铁幕下的窥视》。地面英文字母“EUROPE”为欧洲,幕墙上的英文“NOADMITTANCE BY ORDER JOE”为“严禁入内——来自斯大林的命令”,远处的指示牌上写着“To Russia”(通向俄罗斯)。右下角含着烟斗,一手掀起幕墙底边向里张望的是丘吉尔。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图为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时政漫画《就这样吧,直到我们下一次碰头》。漫画表现了一场分身魔术,魔术台上的少女代表德国,已经身首分离。左边的魔术师是美、英、法,右边的魔术师是苏联。舞台左下角的告示牌上写着四位魔术师的表演进程:“1.欧洲安全”以及“1.德国统一;2.非武装;3.东西对话”(此三项被划去)。据此判断,漫画创作的直接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B.第一次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C.德国被四大国分区占领D.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以及华约的建立
2024-04-08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1909年发表于《民呼日报》上的漫画《临渴掘井》,画中茶壶空空,水缸无水,官员在开掘“海军港”这口井。该漫画讽刺了(     

A.清朝官员贪污与腐败B.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态
C.北洋水师战斗力低下D.清政府治理无能与无效
2024-03-27更新 | 32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关于1938年国际关系的漫画——《美丽而古老的意大利式款待》。该漫画(     
A.讽刺了英国实行的绥靖政策B.印证了二战欧洲战场发展演变进程
C.体现凡尔赛体系进一步瓦解D.强调国际合作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政治漫画以夸张的笔触再现时事。对如图《包围柏林》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     

A.列强“地图上作业”B.冷战阴云密布C.苏联卫国战争胜利D.两德实现统一
2024-03-22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20世纪初《国货月报》刊登的一则漫画:其中右边那位男性身穿丝绸长袍,配以背心和棉鞋,这是清代上层阶级男性典型的服饰打扮,衣服布料上也写满“国货”字样。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上层阶级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B.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C.全盘西化与坚守传统冲突激烈D.传统服饰比西装更具审美情趣
2024-03-15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图为二战初期的美国漫画。漫画中一位妇女坐在沙发上,在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条阿道夫恶狼把小孩吞进肚子里,然后吐出骨头……不过,孩子们不用售怕,那些都是外国小孩。该漫画意在(     

A.揭示绥靖政策的危害B.表达对孤立主义政策的不满
C.展示美国国力的强大D.谴责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绘制于1877年的漫画《1877年庄谐版战争地图》。图中俄国被描绘成硕大章鱼形象,章鱼触手遍布地图各处,德国首相俾斯麦反手挡开触手,奥匈帝国一男性拔出匕首准备反击,土耳其用枪对准章鱼。漫画揭示了(     

A.资本主义扩展激化新旧帝国的矛盾B.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日益激化D.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2024-02-16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1921年1月14日,《申报》第四张十四版刊登的一副时事漫画,画面中一个幼童站在中间,他双手与右边男人握着,男人穿着军装,胸前写有“内忧”,漫画左边是一位白发、高鼻梁、穿着黑礼服的洋人,胳膊上写有“外患”。关于这幅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忧”指袁世凯统治下军阀割据
B.“外患”指日本等列强的侵略加深
C.由此开启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用小孩隐喻中国引起读者危机意识
2024-05-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英国在1900年6月24日发表的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     

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
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