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传世文献记载,战国之前禹只是一个因为治水等功勋,被后人铭记的一个先祖形象;但在战国诸子尤其是儒墨思想家口中,大禹治水诛杀防风、讨伐共工、征讨三苗等功勋被反复强调,被塑造成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道德楷模。儒墨思想家此举旨在(     
A.提升社会道德水平B.确立是古非今观念
C.塑造学术权威地位D.实现政治统一理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
A.造纸术是由西向东传播的B.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C.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
A.先秦诸子思想趋于一致B.礼的道德内涵渐趋强化
C.礼与刑具有同等的地位D.礼的阶级属性不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
史料记载出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用马。……民有不循斯教者 ……五刑以加焉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顾钧集》第5卷
A.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D.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东汉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虎、鹿、熊、猿、鸟)之戏”,广为流传、深得人民喜爱。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医理论博大精深B.五禽之法华佗独创
C.运动养生源远流长D.道家思想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A.司南主要用于采玉业B.楚国人发明了司南
C.司南已用于社会生活D.郑国玉石加工先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代僧人所著《祖堂集》记载:南朝梁武帝一心向佛,度人造寺,写经造像,达摩泛海来华,武帝问达摩“何为真功德”,达摩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武帝不解,变容不言。后达摩离开南朝,入魏邦。对这一记载的最佳解读是
A.《祖堂集》是研究南北朝佛教第一手史料
B.佛教的迅速传播得益于南北朝政权对峙
C.《祖堂集》的记载契合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D.佛教教义与统治思想冲突致其传播受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书武帝纪》记载“商鞅为法,赏不失卑,刑不讳尊,然深刻无恩德”;朱熹评价商鞅改制道:“他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业”。这些评价
A.体现了辩证唯物史观B.否定了商鞅变法作用
C.站在统治者立场评价D.受儒学仁礼思想影响
2019-12-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10 . 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