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材料表明
A.人类已告别冷兵器时代B.火药武器已经用于战争
C.火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D.宋以火药推动武器变革
2022-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48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娘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2021-07-29更新 | 28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廉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
A.救饥是仁的具体化B.应该遵循等级秩序
C.君臣关系的重要性D.治国要以德政为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戊戌奏稿》是1911年康有为逃亡日本后出版的其在戊戌变法期间的各种奏疏。康有为的有关奏疏,尤其是对开国会、设议院具体主张的奏疏,其真伪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康有为在变法时期有许多伪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所著《戊戌奏稿》中所收录的代替阔普通武所拟的《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所署时间为戊戌年六月)称: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据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十四年(戊戌年)七月三日军机登录档所载:“内阁学士阔普通武折,请设议院由……恭呈慈览。”阔普通武所上原折,至今仍完好无损。该折云:

“奴才窃思欲除壅蔽,莫如仿照泰西,设立议院。……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自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另,《戊戌奏稿》中之《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在戊戌年军机登录档与军机录副、宫中档里均未见此折。但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却记载:

“内阁学士阔普通武尝上疏请开议院,上本欲用之。吾于日本变政考中,力发议院为泰西第一政,而今守旧盈朝,万不可行。”又云:“复生(谭嗣同)、敦谷(林旭)又欲开议院,吾以旧党盈塞,力止之。”


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指出《戊戌奏稿》中《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是伪作的理由,并评述康有为对开国会、设议院态度的变化。
2021-03-17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南宋时期,很多士大夫自觉追求圣贤之道,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不惜毁家纾难,勇于舍生取义。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B.士大夫民主意识的萌发
C.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D.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2021-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

材料二   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清代的中国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

(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

(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B.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C.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D.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2020-08-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结论蔡伦
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B.因造纸有功而被西汉皇帝封侯
C.扩大了纸的用途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2020-1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从建元五年(前136年)到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的主要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术取代黄老之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立太学中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统统罢黜;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上述记载表明﹐汉武帝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传承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C.为封建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导致了非儒学学派的消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