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022-01-13更新 | 67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宁阳四中2016届高二上学期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次月考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面是中国古代部分名人的名句。据如表可知,我国古代文学
名人出处名句
孔子《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陶渊明《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论。
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A.受正统儒家思想的渲染最深B.刻意追求独特的“意境情趣”
C.表现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D.具有“文以载道”的人文传统
2022-04-30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4 .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被称为“小道”的文学形式是
A.诗B.赋C.词D.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从建元五年(前136年)到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的主要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术取代黄老之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立太学中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统统罢黜;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上述记载表明﹐汉武帝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传承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C.为封建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导致了非儒学学派的消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李白有诗云“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问题时引用该诗句,来印证唐代邯郸人口的殷盛;而有学者则指出,李白描述的是战国时长平之战的典故,这一材料不足以证明唐代人口的繁盛。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李白的诗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不足为信
B.李白的诗是可靠的史料证据,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历史结论的可信度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做到多源互证
2020-01-1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3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每周一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B.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277次组卷 | 11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