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圣人”观念,尊称本派研习典籍为“经”,并对其宗师多加推崇,推动了圣人崇拜思潮的发生。诸子百家意在(     
A.践行仁政理念B.完善理论体系
C.重建社会秩序D.推动文化变革
2023-03-04更新 | 54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023-03-03更新 | 21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荆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陈衡哲出身缙绅之家,后留学美国,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她回忆清末初读林纾翻译的小说《不如归》时,因其所言情事类似从小背诵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才更好接受之,而缺乏此类成分的新文类就很难戚戚于心”。这一材料说明(     
A.思想启蒙需要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B.新文化运动借传统文化宣扬新思想
C.古典文学蕴含大量婚恋自由的主张D.社会环境对人的观念具有决定作用
2023-03-02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5 . 下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两耳边侧分别有一道冠老者和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马丁·路德曾提出过两个政府的理论,他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人不仅生活在上帝统治的宗教国度里,而且生活在凭法律治理的世俗国度里。教会不应享有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涉国家事务。在国家的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马丁·路德的“两个政府”理论(     
A.动摇了欧洲社会对基督教的信仰B.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C.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D.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李贽认为,“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提倡每个人“就其力之所能为,与心之所欲为……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李贽的这一观点(       
A.彰显了发展个性的愿望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阐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记载:“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这个“牌记”,载有出版人、刻书人、出版日期、版权声明等信息,类似于今日书籍的版权页。由此可见(     
A.宋朝活字印刷术发展迅猛B.宋人有一定知识产权意识
C.宋朝造纸技术已推陈出新D.宋明理学得到官方的推崇
2023-02-22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书·食货志》认为,春秋末年以来,天下就进入了“乱世”,至秦达到巅峰,“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于是上贪民怨,灾害生而祸乱作。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该观点(     
A.说明汉代治国思想不稳定B.借历史典故以讽刺时政
C.浸染了传统纲常伦理观念D.认为秦亡根源在于暴政
2023-02-20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北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出于强兵的作用,主动接触和引进西方军事体操,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史》

材料二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