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疾进,使得秦汉时期已经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千里船,史载“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为时人称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研究(     
A.追求客观真理B.依靠生产生活实践
C.印证天人合一D.强调科技的实用性
2 . 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 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3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商君书•弱民》有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燔诗书而明法令”。近代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办报纸,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法。这反映了两个改革的主要不同在于(       
A.前者是奴隶制改革,后者是封建制改革
B.前者在于弱民愚民,后者在于开启民智
C.前者意在打击儒学,后者意在弘扬儒学
D.前者引发“百家争鸣”,后者促进思想解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历与殷历、周历、秦历的不同之处,主要就在于以哪个月为正(作为一年之始)。夏历用的自然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与今汉历即农历正月相同)。这(     
A.适应了农业发展需要B.适应了神权政治需要
C.说明了夏朝历法落后D.证实夏朝是国家形态
2023-11-0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法家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为心”。历来强调“立公去私”“令尊于君”的法治观,强调赏善罚恶,主张用法来惩奸除恶,如韩非子就曾主张“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等。法家的这些主张(     
A.构建了完整的法治理论B.否定了人性的正常需求
C.顺应了政治变革的趋势D.推动了争霸时代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人们从现存文物“秦公窟”的铭文拓片上可以明显看出单字拼排的痕迹,同期另一文物”齐陈曼煎“上有三个反字和两个字易位,由此可知(     

“秦公糕”的铭文“齐陈曼篮”铭文
A.活字拼排技术悠久B.官营产品质量低下
C.青铜铸造技术粗糙D.青铜器以礼器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9 . 罗马教廷通过推销赎罪券长期盘剥民众,导致民众的日益不满,最终引发宗教改革。下列作品的发表,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九十五条论纲》B.《神曲》
C.《歌集》D.《哈姆雷特》
10 . 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提出,其师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然而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提到路德时,几乎都是集中于对路德个人事迹的论述和对其勇气的称赞。由此推知(     
A.改良主张缺乏群众基础B.制度改革难以深入人心
C.国人抵触西方思想传播D.维新变法具有空想色彩
2023-06-04更新 | 501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