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A.陆九渊B.王阳明C.王夫之D.顾炎武
3 . 战国时期的"士"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发展的需要B.个人发展的需要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 11 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运用于军事D.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2020-11-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答耿司寇》)

(李贽)被捕后接受讯问,他回答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在他自裁以后气绝以前,他用手指写了王维的一句诗以解释他的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已显然可见。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评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李贽悲观的社会原因。
6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2020-09-21更新 | 33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近代莫奈的《日出·印象》画,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鲜明感,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
A.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融B.商品经济繁荣,追求个性解放
C.近代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影响D.战争的伤害,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失望
2020-09-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提出社会政治进步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从乱世进入升平,小康社会;第二步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这位思想家是
A.康有为B.谭嗣同C.孙中山D.李大钊
2020-09-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谈到:“梨洲不汲汲于致用,而其<待访录>所陈之政治理想则为学术中最精彩之一部分,在亡明遗老中殆可首屈一指.”其中“最精彩之一部分”的政治理想是指
A.挑战“重农抑商”传统思想,提出“工商皆本”学说
B.反对“家天下”的观念,极力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抨击了科举制度的流弊,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D.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认为法治是人治的基础
10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共有约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代数、几何、地理、艺术、建筑和音乐.…这是近代时期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接触.”但最终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究其原因,不包括
A.耶稣会士所做努力的微弱
B.儒家士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
C.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
D.西方宗教文化所具有的侵略性
2020-09-18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