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3
唐宋家训主要内容归类
北宋南宋
1处已(修身、励志)51918
2勉学,治学31415
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68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礼仪)51610
6从政11116
7治国240
8女诫520
9教子原则242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二

宋代“家训”的撰写者不仅包含帝王将相与文化名流,也包含“诸如隐士、善士、逸士、乡先生、各级州府的学生等下层士人”。宋代注重在“家训”中对圣贤事迹进行梳理,以及对“家训”体例进行完善。如刘青之甄选圣贤语录、名人事迹,生动而深刻地启迪族中子弟,司马光列举祖、父、母、子、女、孙、伯叔父、兄、弟等社会关系明确亲疏礼仪。宋代“家训”还关注择业立家与理财持家,如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提倡“丰俭适宜”,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提倡“量入为出”等。

——摘编自刘欣《宋代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家训”的特征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家训”流行的社会背景。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家们的斗争锋芒,主要针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他们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深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战胜愚昧和黑暗。在新陈代谢的时代潮流中,起了显著的思想解放作用。他们的那些珍贵的艺术品,其课题大部分带有宗教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宗教信徒。

——摘编自王正平《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只局限于意大利,16世纪时,它还将种种新事物传播到了北欧。这一传播固然得益于北方诸君主所雇用的意大利外交官和将领,大批的印刷品也激起了公众对政治和宗教问题的极大热情,促成了宗教改革以及随后的宗教和王朝战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是对人类所能做到的事情的新的强调,比起中世纪时期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755年卢梭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并完成《政治经济学》,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1758年卢梭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表《新爱洛绮丝》,这部小说猛烈地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相继出版,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卢梭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晚年在法国去世。

——摘编自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思想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成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北欧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在列国游说,诸侯都不接受,最后,孔子回到家乡,经过整理和创新,形成了以“仁义”“周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首先仁义,非礼不成。”战国孟子首次将儒学思想带入到政治当中,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而荀子则主张用儒家的礼和法来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

——摘编自涂少华《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礼记尚书》等

材料二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极一时。汉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一味地追求强权法制,是不利于国家统治的。在唐代,儒学一直保持主导地位,但不时受到冲击。宋代的一些学者,他们将佛、道两家的思辨带入儒家思想当中,对其进行改造,使得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

——摘编自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礼记正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儒家学说核心观点。分析孔子学说不被诸侯接受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儒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的思想,简述唐代儒学受到的政治冲击和宋代“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的表现。
4 .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材料一   秦汉(主要是汉代)时期创建的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位一体的土地所有制度;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和特征的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儒为主,以法为辅,以阴阳五行为理论骨架而统合诸家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太学为主导的官方学校教育制度等等。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大一统的、多民族的、趋善求治的中国古代文化类型及其特点的形成,起了文化整合的作用。从整体结构和功能而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很大程度来自秦汉时期所创建并为后世所承袭的各项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在功能上的整合。

——摘编自李宗桂《论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材料二 宋型文化是积极昂扬的入世型文化,讲究履践,注重实用,强调经世,体现出一种济世情怀。当时士人对流传多年的传统经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绝不轻易认同前人,并对传统经学家“疏不破注”的做法不以为然。最具代表的人物有欧阳修、刘敞、王安石三人。宋代学者几乎对所有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盲从古人。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岚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摘编自董德志《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文化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文化的特征并分析宋代文化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第6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子的思想呈现为以法律为核心、术和势为两翼的架构,该思想架构是以君、臣、民为作用链条的。在此作用链条中,君主集法、术、势于一身,而臣和民不过是此宝塔式结构中下面的两个层级;该作用链条的作用顺序是人君驾驭群臣,群臣则要担负起治民的责任。

——摘编自陆玉胜《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再阐释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秦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而“独尊儒术”是汉代统治思想确立的根本标志。董仲舒借鉴道家、阴阳家的理论,将儒学哲理化,完成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宇宙论证明,在儒学史上首次建立了儒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后,儒学不仅由民间升入庙堂,而且更具有了“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经学思想的传播,导致儒学的“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摘编自陈寒鸣《“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法治的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独尊儒术”局面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与社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较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指导下教育的垄断性和单一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学提出只有周全地掌握知识才能使人真正认识“上帝”,认识自我。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大学开创性地把历史纳入大学课程里来,使得历史学的重要性达到空前的高度。职业性学科主要分为法学、医学和神学三类。各个大学里所设民法教授的数量相比以前都有大幅增加;医学中对解剖学的重视和医学人文主义的出现使得学科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在15世纪末以后,数学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代数和几何都成了数学学科的内容,数学在天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除此之外,绘画艺术、音乐和体育也成为大学学科的组成部分。与人文学科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里自然科学的地位相对较低。

——摘编自陈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教学革新及其当代意蕴》

材料二18世纪末的新人文主义思潮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实现个人的全部潜力。这要求语言学、古典学科、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都在大学这种教育形式中得到体现。这种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的大学导向将哲学院变成大学的中心。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强调哲学院应成为科学研究的发源地,成为其他学院效仿的榜样,并相应地增加哲学院的教授和讲座数量。源于哲学院的研讨班也为其他学院所采纳。在18世纪的大学研讨班里多是“向学生传授一些被认为有用的不成体系的实务知识”,在此基础上,18世纪末柏林大学的研讨班,更加强调“让学生参加教授的研究活动,是以使学生习得教授的思想、教养为目的”。

——摘编自李东升《研究型大学在德国兴起的三步曲—从哈雷到哥廷根再到柏林大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大学相比,18世纪后柏林大学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以来欧洲大学教育发展的意义。
2022-03-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事业,并准备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个人的一切牺牲,这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1943年秋,马克思与燕妮来到巴黎。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2021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特别致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多亚学派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被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相应著作。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找到的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3)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人类就面临许多领域的挑战。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经济领域面临的一场灾难,并指出中国政府为此应对的措施及作用。
2021-08-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材料二   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而且声誉日增。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9 .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王朝覆亡的现实,促使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的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晚明理学的空疏实质,是导致明王朝覆亡的重要根源之一。他们在痛苦的反思过程中提出,必须以有用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谈,这就将实学思潮推向了高峰。因此,地主阶级革新派和新兴市民阶层两股势力的汇合,构成了实学思潮高涨的主要社会基础。除此之外,“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客观上也对实学思潮的高涨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思潮遍及政治、经济、学术、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其基本特点是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明清之际至清康熙中期是实学思潮的高涨时期。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十四、十五世纪,东西方不少国家进入封建社会末期,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封建母体中孕育。在欧洲,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出现工场手工业、包买商人等新的经济因素,并迅速扩大到英、法等国家。在中国,自宋元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到明代中叶,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表明世界历史正在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然而,在这关键的时期,中国与欧洲国家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导致中国由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国家拉开了差距。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归纳“实学思潮”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明清统治者在内外两层面采取的与欧洲国家截然不同的政策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021-09-05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