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6-17世纪“明快鲜艳的色彩已经遍布欧洲,而体现悲观情绪的灰色和黑色逐新让位给了代表尊贵的金色、代表热情和爱情的红色、代表优雅和风度的黄色、代表希望和爱情的绿色,以及代表清醒的海蓝色”。该学者的观点可用来说明当时的欧洲
A.人开始成为哲学思考的主题B.理性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C.机器工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D.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然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纸,絮——苫也”,即纸是以絮为原料,苫为工具所制得。由此可推知
A.纸是缣帛用于书写时的别称B.许慎所记与蔡伦造纸相吻合
C.东汉时期造纸原料不断变化D.两者所说的纸可能并非一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孙中山表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由此说明孙中山先生实行“社会主义”的意图是
A.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B.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4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对一种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
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0-11-21更新 | 7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蔡元培说,“国民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蒋梦麟等认为完全人格者应具备: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据此表明近代教育家
A.受西方思想影响B.反对封建旧教育
C.为社会塑造新民D.力主教育救国论
6 .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应由君主单独一人根据根本法,依靠一些中间的、从属的权力进行统治。伏尔泰认为英国式政府的可取之处在于: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两人均
A.赞成直接民主制B.赞成“虚君”统治
C.倡导天赋人权说D.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7 . 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2020-11-14更新 | 9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D.体育的功能被充分挖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顾炎武的“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
A.蕴含了“经世致用”的理念B.传承心学“致公良知”思想
C.强调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0 . 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
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
C.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