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孙中山认为:“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它。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知,孙中山(     
A.倡导国共合作是民族革命胜利基础B.其自身阶级立场已发生改变
C.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2020-12-14更新 | 101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优势,谁也不能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斗争激烈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形成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潮流D.社会进化的思想占据主导
5 . 《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毛泽东这些年(1949—1957)的思想和立场总的说是正统和主流的。他的社会变化观念是十足的马克思主义类型的,集中在所有制形式的改变方面;他以十足的斯大林主义的方式,把迅速工业化置于高度优先的地位。”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三大改造符合马克思主义类型
B.优先发展工业化符合斯大林模式
C.毛泽东思想充分借鉴了苏联经验
D.毛泽东主张经济发展需结合本国国情
7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不完全统计,《新青年》在1919- 1921 年间设置的“社会调查”“人口问题”工读互助团问题”劳动问题”等专栏和专号上,大约发表了140多篇政论报道和通信.如下表:

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劳工问题关注度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是
A.工人运动蓬勃开展B.中国共产党重视工人权益
C.工人阶级队伍壮大D.劳工问题成为了社会焦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孔子“苛政猛于虎。”
孟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上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韩非“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这反映出先秦思想家
A.对发展社会生产的高度重视B.对统治集团贪欲无度的批判
C.对社会矛盾成因的深入剖析D.对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抨击
10 .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     
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
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