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2021-06-15更新 | 6040次组卷 | 62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5次组卷 | 133卷引用:预习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寒假自学课】高二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
2021-10-07更新 | 5679次组卷 | 45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221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53次组卷 | 162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这表明,当时国人
A.已认识到落后根源B.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C.救亡自强愿望迫切D.呼吁实施分科教育
2021-12-27更新 | 4791次组卷 | 40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917次组卷 | 44卷引用: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地震不断发生,有时还引起海啸。时人认为这是神灵的警示,修昔底德则认为地震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而海啸是由地震吸引海水离开海岸,海水回冲后产生的水灾。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具有理性精神B.强调了人的个性自由
C.集文化之大成D.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
2021-09-27更新 | 4513次组卷 | 39卷引用: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
A.墨子B.韩非C.屈原D.杜甫
2022-06-14更新 | 2722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2019-06-08更新 | 7357次组卷 | 51卷引用:课时25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