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0 道试题
1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2 . 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君主集权的强化
3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4 .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同时他又强调:“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由此可知,孙中山(     
A.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认为革命的根本是推翻封建专制
C.明确提出国家的前途是实现民族统一D.指出民族问题的本质是政权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庄子B.老子提出了中央集权的主张
C.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D.墨家代表墨子提倡隆礼重法
6 . 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社会里,出现了大量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以及预设读者为女性的作品,甚至家族内才女的作品集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重要文化资产之一。这反映出晚明当地的社会氛围是(     
A.心学强调人欲也是天理,形成解放个性的风气
B.受西学和基督教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C.商业文化发达,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带动大众文学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风俗是一种被模式化的社会生活方式。《诗经.周南.关雎》倡导“美教化,移风俗”:《庄子●秋水》提出“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商君书.算地》中云“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可见三者都主张(     
A.重视风俗,顺俗行事B.道德教化,移风易俗
C.观俗立法,察国事本D.以俗观政,政俗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公布于众,让用刑有依据和准则。晋国贵族叔向指责他“弃礼从法”。二十年后,晋国也铸刑鼎公布了成文法。这反映了(     
A.法家思想成为主流B.土地制度的逐渐改变
C.兼并战争日益剧烈D.社会转型的时代需要
9 . 14、15世纪,欧洲的英国、西班牙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他们开始垂涎教会的土地、财产、各种首饰、艺术作品和高档家具等财富。少数思想家更是宣扬《圣经》的权威在罗马教皇之上。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得到社会各阶层响应B.人文主义者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C.人文主义取代了基督教的学说D.宗教改革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3-07-12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年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加尔文派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质,努力工作,克勤克俭,不可沉溺于腐化享受之中,任何人一旦出现这类举动,都被认为是堕落的,也会被认为是遭到上帝抛弃的表现。加尔文派的这一思想(     
A.扩大了教会的统治基础B.打破了基督教的精神控制
C.维护了世俗王权的统治D.增强了民众奋斗的使命感
2023-04-18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年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