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他所说的“理”在社会中应体现为(     
A.自然法则B.天人感应C.伦理纲常D.历史规律
2022-12-05更新 | 402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学科(合格考)试题
2 . 整个元代只有延祐三年气候比较暖和,除此之外的记录都表明气候异常寒冷。气候变化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解决此问题相关的史实是(     
①出现并推广铁犁牛耕技术                              ②南方创制出轻便灵活、适用于水田的曲辕犁
③《农书》大量介绍农业增产、积谷防饥的经验④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提高棉纺织品的产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2-1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正史中关于汉纸的若干记载

内容出处
“中有襄药二枚,赫蹄(薄小纸)书”《汉书赵飞燕传》
“令(贾)这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材者二十人,救以(左氏》(即(春秋左氏传》),与简纸经传各通”《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是时,方国贡献(地方诸侯向皇宝进贡特产),竞求珍丽之物:自后(汉和帝的皇后邓氏)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要求每年只需按时进贡) 纸墨而已”《后汉书.皇后纪》
“自古书契多端竹简,其用绿帛者谓之纸。级贵而简重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初奏上,帝善其能,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摘自吴方意《浅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大一统性》


(2)根据材一,概括宋纸的主要用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

材料三   英国学考成你算在(世界简史》比较败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当西方人的心是为和学所究还而处于蒙昧思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最收并者而好根求的,"所谓"有客乃大"正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今后世追慕不已。

——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文化“灿烂风采”在科技方面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四   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一书以佛出证据,证明早在北宋(11-12世纪之际)中国就已铸出金属活宇并将共用于纸币印别,从而纠正过去认为中国金属活字。

国人已制成封典“俗称看风水”用水罗盘,并有了关于础偏角的早期记找,又据最新考古发现证明了平罗盘早在两宋之际(12世纪前半叶)已出现,并做了技术复原,修正了过去认为水罗盘不可能早于南宋和早罗盘为欧洲发明的说法。

——摘编自(一部博通古今中外的科技史巨著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4)结合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教科书中关于四大发明的陈述是否需要修改,并说明理由。
2022-11-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大量身着时尚轻薄鲜丽春衫、骑马出行的女性而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女性屈指可数,衣着色彩淡雅恬静且大多是和孩童在一起,或在轿子里。这反映了宋代(     
A.儒学受到官方推崇B.女性扮演经理家事角色
C.佛道思想影响扩大D.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聘,主张“隆礼重法”
B.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的核心观念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6 . 有人说,“牛顿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可见,牛顿的“成就”(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B.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D.使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结合所学判断,下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梦溪笔谈》(     
A.简仪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造纸术的改进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体现的本质是(     
A.诸子思想推动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B.诸子创立新的学派以指导各国变法
C.诸子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政治主张D.社会剧烈变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没有首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在革命力量超过反革命力量时占领城市的经验。大革命已经失败,中共中央仍然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中心城市,就是基于这种认识。但是,所有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都失败了。这些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大多经过摸索,转移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偏僻农村和山区坚持斗争。中国社会的客观条件,迫使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他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毛泽东同志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示∶可以从理论背景、内容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作答)
2022-11-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宗羲在《原臣》中说,父子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是在“为天下”的前提下结成的君臣共同体,君主若不能“为天下”,臣可视君为路人。这说明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     
A.倡导君臣平等的契约关系B.抨击君主专制
C.否定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D.信守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
2022-10-26更新 | 1027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学科(合格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