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老庄境界的最大不同是(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自然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报告,使得《易经》背上了“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罪名。杨先生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它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并且《易经》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主要原因。

——曹树明《<周易>与近代科学》)

阅读材料,你认同杨振宁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吗?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A.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2018-11-10更新 | 3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士人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并大胆地从佛、道学说中汲取思想精华。这一做法
A.使儒学进入思辨化、哲理化的新阶段
B.巩固了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扩充了教育的内容并提高了官员素质
5 .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7 .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之争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全面近代化
B.救亡图存
C.工业化
D.自由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
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
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
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22年,李大钊的一篇演说稿写道: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在资本主义发达中,产生了一种新势力。这种新势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发生,恰如鸡子在卵壳里发生一样。……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这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更大的途程’。”这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A.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B.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实施
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D.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
2018-11-07更新 | 26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
2018-11-07更新 | 33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