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5 道试题
1 . 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教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和上帝直接沟通那么每一个人就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对宗教做出自己的解释,其实质是
A.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B.诠释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2022-06-23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5世纪教皇尼古拉五世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随即派遣许多学者分赴雅典、君士坦丁堡等地,全力收集古典手稿,还在梵蒂冈设立了翻译、编撰中心。这些书籍内容广泛,包括荷马、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作品。尼古拉五世的做法
A.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B.目的在于复兴古典文艺
C.客观上推动了文艺复兴发展D.意在否定传统宗教信仰
3 . 1522年以前,德语尚未统一,有南德、北德等多种类型。随着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的传播,统一的德语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开始用这种德语写作。这反映出宗教改革
A.实现了德国政治上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C.使人们获得了信仰自主权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022-06-17更新 | 41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789年8月,法国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1年9月,法国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原则及框架。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法国
A.摆脱了封建专制统治B.君主立宪制度有了法律保障
C.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与艰难
2022-06-06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汲取古希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关注体力劳动与技能训练,并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阐述职业教育。西班牙学者维夫斯充分重视民众及工艺实践的价值,把工艺实践作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阿尔伯蒂从伦理学角度肯定尘世物质生活,尊重劳动与创造。在论述人的教育问题上,维夫斯与拉伯雷明确提出技术训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这些思想突破了传统学徒制与经院哲学的育人框架,展现出职业教育思想多样化的早期形态。

——摘编自贺国庆、马立武《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

材料二   17世纪末以来,随着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工场的大量涌现,法国启蒙思想家开始认为,学习和掌握一门甚至几门技艺,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一个完善的人或完善的公民的重要指标。此后,技术教育在法国兴起,建立各种实用技术研究会、开设实用技术课程等工作被提上日程。J.巴舍利埃尔制订了实用职业技教育术的计划,要求“开办一所技艺的完全学校,在学校中,人们示范讲解机器、使用的材料及其与每一种技艺的关系”。这些活动推动了社会对实用技术的了解和认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

——摘编自刘大明《启蒙运动与法国技术教育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技术教育思想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技术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同为上帝所设立,“上帝用教会作他慈爱的工具,用政府作他忿怒的工具”;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这一言论
A.表明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B.说明教廷与政府的对立
C.揭示了德意志的对外扩张D.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B.批判君主专制
C.质疑世俗国王的权力D.主张社会契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晋以后,佛教渐盛。宣扬“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灵魂不灭”的佛教,得到皇帝、士大夫的倡导、扶植、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强大的寺院经济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封建朝廷的经济收入.而且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的利益。公元489年左右、范缜写成了《神灭论》主张“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否定“形亡神存”,指责“浮屠害政,桑门螽俗”。

——摘编自杨世秀《浅谈范缜及其<神灭论>》

材料二   宋代“材英佛壮”(以探究请法实相与自我证悟为特征)因义理过于烦琐深奥,逐步趋于式如。与之相对的“功选型佛教”(以功德思想与他力医放为基础)由于契合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并之案必有命块”的传统报应观念,再加上简单易行,颇有民众情绪,成为普通民众佛教修行的主要选择,正是名日繁多的佛事活动和功德回向的福报观念,使佛投这一信仰系统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沸寺呈现出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景象。

——摘场自陈雷(宋代佛数世俗化的向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范填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对宋朝文化的影响。
2022-05-25更新 | 8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区许多天主教仪式被废除,在规定日子吃斋的习俗被取消,七大圣礼中只保留了洗礼和圣餐礼。婚礼不再被认为是圣礼,仍在教堂里举行,但成为一种俗人的庆典。这表明宗教改革(       
A.简化仪式提倡信仰得救B.建立了独立的民族教会
C.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D.促成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2022-05-03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