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科技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祖冲之的圆周率②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③沈括的《梦溪笔谈》④郭守敬的《授时历》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下列思想主张最接近这一主旨的是(  )
A.“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B.“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
C.“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元朝司农司编纂的《农桑辑要》重视实地考察,全面地介绍了农业、家畜饲养等内容;郭守敬十分重视前人原有的水利设施,通惠河就是在金朝运粮河的基础上扩大修建的,并编修《授时历》以服务于农业生产;王祯根据自己长期的调研与阅历,写成《农书》。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
A.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由专业技术人才协同创造
C.注重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重视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6 . 马丁·路德要扫除庞大的罗马教皇的天主教会的固定地位,以及它在使用赎罪权和开除教友教籍的行为中肆无忌惮的金钱掠夺……这也是对教皇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一种威胁。因此路德遭到了教皇使节、皇帝、国王和红衣主教们的对抗。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7 . 虽然宗教题目通常依然出现,但是在诸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提香之类大师的作品中,创作重点越来越转向旨在揭示灵魂内在奥秘的肖像画,转向旨在以醒目的色彩和形式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绘画。这一转变表明当时
A.绘画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影响
C.人文思想影响到了绘画领域D.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阳明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一言论体现了
A.“天理”与“人欲”的对立性B.“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C.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道理D.客观事物决定了人的本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
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020-12-06更新 | 7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朱熹所著《家礼》,旨在“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他的《小学》,专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同时理学家还通过书院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宣扬封建伦理纲常。这体现出
A.儒家学说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B.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的传播推动理学成熟D.儒学开启了宗教化进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