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
B.1984年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中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
D.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2 . 中国近代有人提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下列著作或杂志的宗旨与上述观点相同的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新学伪经考》D.《新青年》
2021-01-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1年,美国作家阿尔比的戏剧《美国之梦》发表,它的表现形式近于荒诞,手法夸张,缺乏连贯、完整的情节,语言混乱空洞,无戏剧的传统可言。这种文艺作品的风格
A.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罪恶B.体现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表现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2021-01-28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希腊的某思想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奠定了后世西方哲学的基础。他的思想主张是
A.“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B.“知德合一,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
C.“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D.“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以下我国古代绘画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宋代山水画文人意味更为浓郁,大批经由科举制进入仕途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在尽享荣华富贵之际,又竭力追求一种高雅、精致的精神生活。山水画便成为文人在尘世喧哗中寄托性灵、情感之所在。下列不属于宋代山水画兴盛的原因是
A.科举入仕的普及化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士大夫地位的提高D.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
2021-0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关于世界近代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以理论为根据的近代科学B.达尔文的理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根基
C.巴尔扎克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D.莫奈开创了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新时代
8 . 农文包括传统农业生产中积累的知识理论、技术经验、经营管理、文献考证等方面的典籍。下表是经过学者整理的明代正德、崇祯年间的《松江府志》中的农文情况。据此,可以看出
时令、农具、蚕桑、水产农田水利农政、农经救荒赈灾总数(篇)
正德年间14.6%44%34.1%7%41
崇祯年间4.2%37.5%36.8%21.5%144
A.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B.明代农业技术发展停滞不前
C.松江地区水患问题突出D.传统农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地图中所示字母与毛泽东著作的创作或发表地点对应准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 . 当代史家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质上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过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几大派别,他们面对不断变革的近代社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努力负诸于社会实践。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昆,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三派主张有何共同点,又有何差异?
(2)他们是如何把自己的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的?
(3)这三派力量的社会实践结果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2021-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