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1905年,孙中山创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并将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三大主义。
(2)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度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意义?
(3)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成功探索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4)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哪些重大历史贡献。
2021-01-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3 . 下列20世纪初期的文章,同“文学革命”有关的是
①《说孝》   ②《文学改良刍议》   ③《狂人日记》   ④《敬告青年》
A.①②③④B.①②②C.②③D.③④
2021-01-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B.军事技术C.经济制度D.教育制度
2021-01-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记述屈原的文献史料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著名文学家,对他最早的四则记述如下
史料作者简介
《吊屈原赋》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贾谊被贬长沙王太傅,临湘水,做此赋。“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是关于屈原生平与创作的现存最早、最全面的一篇传记,塑造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投江自尽的形象
《哀时命》庄忌(约公元前188~前105年)庄忌作《哀时命》赋,称:“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未遇到好时机)……(庄)忌哀屈原受性忠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辞,叹而述之,故曰‘哀时命’”
《九叹》刘向(公元前77~前6年)《楚辞》篇名。刘向身为宗室,屡屡上言切谏,却反遭迫害,故“追念屈原忠信之节,故作《九叹》”

(1)指出上述文献史料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2)阅读材料,说明上述记述屈原的文献史料有何共性?
6 . 下图是老卢卡斯·克拉纳赫1529年创作的《法律与恩典的寓言》,画面左侧是亚当、夏娃的子孙受到原罪玷染,必须根据《摩西律法》履行特定的行为,这种救赎若不能成功,灵魂就被打入地狱。右侧是受到基督鲜血洗礼的信徒,只要信仰基督,就可得到救赎。该作者
A.支持天主教会B.主张信仰自由
C.支持路德教派D.否定神创论
2021-01-24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7 . 对比下列两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两位作家都用他们的民族语言创作   ②文艺复兴在欧洲得到了拓展
③作品都对未来的社会提出理论架构   ④作品都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青年杂志》第1卷宣告“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4年之后《新青年》第7卷则宣告“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影响此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军阀割据的形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021-01-24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朝宰相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即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此朝代应为
A.唐朝B.北宋C.元朝D.清朝
2021-01-2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在得民”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④
2021-01-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