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尘”之“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蒙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2017-1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2017-10-17更新 | 727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下列对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B.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C.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D.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2018-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2016-11-27更新 | 1642次组卷 | 49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1917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这一主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4)分别指出三则材料的作者在思想领域里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5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检测
9 . 我国古代人民对文学形式的喜爱在各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人喜欢赋,唐代流行诗,宋代人爱好词,元朝散曲很受欢迎,明清则以小说见长,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C.政府的重视程度不D.社会环境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9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安徽省肥西农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听谁哀鸣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