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     
A.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理论
C.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D.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不能战胜邪恶);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得不到惩罚)。”这种观念属于(     
A.庄子B.荀子C.孔子D.商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
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2019-01-28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选考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
4 . 韩非子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下列符合韩非子思想的是
①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②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③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遵匹夫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4-15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了王韬
时期思想
1849—1862影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1862—1874英国风俗醇……无论中土,外邦之风俗尚有如此者,吾见亦罕矣。
1874—1897(英国)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金同,然后举行。……政治之美,驶驳平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

A.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B.坚持盲目自大的观念
C.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1-11-30更新 | 58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历史试题4
6 . 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师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志撰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王尽美联合邓恩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了《励新》学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廓清了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些活动(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B.有力地批驳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D.为开展国民革命做好了舆论动员
7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50次组卷 | 6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流行音乐。后来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B.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D.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位理学家提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该理学家主张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理先气后 ④知行合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谱系之学,在周代已有,所记者为君主、诸侯的世系,政府设有专官典掌,秦汉均沿其旧。君主、诸侯之外的家族谱系在汉代也已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门第社会成立之后,谱学大盛,世家大族均有谱牒,详载世系,而且要上告之于官府,门第高下的评定、官职的选举;以至于两家之间的通婚,都以此为依据,唐代仍然承袭此风气。宋代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族谱的纂修更为发达,也具有新的特色。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苏洵说的很明白,"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但是,在儒学重振之后,讲求古礼,基于敬宗收族的要求,谱学也随之而复兴。其中欧阳修、苏洵两人亲自编修本家的族谱作为范例。他们两人所修之谱,均为小宗之谱,记载仅限五世。在平民化社会里,修族谱的目的既不在于维系政权的传递,也不在于作婚宦的依据,而是在于维系亲情。南宋修谱之法大体上不出于欧阳修和苏洵所定的形式,不过,到南宋末期,也有家谱所载世代超出五代以上,甚至达到十世以上的。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常州历来人杰地灵、文风炽盛,这极大地促进了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数家族开始恢复修撰家谱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游子回乡问祖,拉开修谱热。近十年来,家谱热集中武进,且热度不减。改革开放后,我市新修家谱达到了650多部。

——摘编自常州晚报《40年间,我市新修家谱650余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谱学发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族谱编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
2023-01-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