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崇拜人物调查统计的结果为,崇拜孔子、孟子和孙中山的人数分别是153、61、17。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学生崇拜人物民意测验结果(国内)为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孔子1票。这可以用来说明新文化运动(       
A.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B.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
2 . 有学者总结,欧洲人对于黑死病的泛滥有两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一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怀疑与对社会制度不平等的痛恨联系在一起,二是劫后余生的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对生存本身的珍惜。由此可知,黑死病在欧洲的流行(     
A.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C.引发了人们对价值观的反思D.导致教士阶层丧失社会威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     
A.是社会变革在经济领域的体现B.集中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C.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典型特征D.是先秦儒家均平思想的体现
4 . 自4世纪起,西欧精美的丧葬建筑和雕塑墓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墓葬。进入12世纪以后,建筑式墓和模拟像才开始在法国王室墓葬中得到重现,并很快影响意大利地区。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法兰西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西欧愈发重视现世的幸福
C.教会精神束缚不断的强化D.法国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5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鸦片战役以后,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思所以自湔拔,经世致用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抑。又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逐渐输入,始则工艺……学者若生息于漆室之中,不知室外更何所有……还顾室中,则皆沈黑积秽,于是对外求索之欲日炽。”梁启超意在强调近代(     
A.西学东渐效果显现B.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
C.国人思想日渐解放D.改良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明确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后,袁世凯接连发布,“尊孔令”和“祭圣告令”。此时,康有为与陈焕章等人也筹建“孔教会”,公开叫嚷“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恢复传统礼制的合理性B.完善民主宪政的必然性
C.引进西方制度的必要性D.进行思想启蒙的迫切性
2022-12-03更新 | 720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湖南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7 .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结束为期六个月的空间任务返回地球,快速返回技术是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大突破。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科技成就,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②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
③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12-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湖南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8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这主要体现了作者(     
A.拥护基督教会B.反对禁欲主义
C.宣扬理性精神D.批判等级观念
2022-11-30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湖南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9 . 下图为欧洲著名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1913年的作品(局部)。该作品(     
A.显示了浪漫主义的时代特色B.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C.体现了印象主义的绘画特征D.反映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2022-11-28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甲午战败惨痛的现实,康有为明确指出,国与国的竞争,实际上是民与民的竞争,强国是因为其国民关心国家,勇于担负国民的责任和义务,弱国则相反。在梁启超看来,现代“国民”是“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的国家主人,是以“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为思想基础,具有“爱国心”“社会公德”“权利思想”“义务思想”及“政治能力”的权利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国家前途,推动国家进步。严复认为,要像西方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黜伪而崇真”与“屈私以为公”,而最根本的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精神。

——摘编自叶瑞昕《从臣民到国民: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积极建构国民道德谱系。在北平、上海等地求学的商城籍青年学生在全国抗日热忱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亡团体。1938年6月,金山、王莹率领“抗演二队”20余人来到商城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6月下旬,根据中共豫东南特委决定,由青年军团商城队组成中共商城县工作委员会。随着商城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该县中共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当地士绅顾敬之起初只允许具有“军方背景”的“青年军团商城队”进入其统治的辖区进行抗日救亡宣传。“青年军团商城队”利用这种优势深入辖区,一方面向辖区民众进行抗日宣传,一方面做顾敬之的统战工作。顾敬之在这种形势下也表示赞成团结抗日。

——摘编自周斌陈杰《抗战初期多元主体参与的地方抗日救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的内容,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时期国民道德谱系建构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