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2019-10-05更新 | 53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堂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语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2019-09-01更新 | 28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课堂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使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主要是因为
A.毛泽东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毛泽东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C.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D.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2019-08-10更新 | 1833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六单元练习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019-08-10更新 | 722次组卷 | 8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堂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2019-08-06更新 | 575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堂检测题
7 .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教会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荀子王制》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下列主张与其最为契合的是
A.人非工具
B.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019-06-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堂检测题
9 . 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①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科学技术问题
②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③“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际
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9-06-23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第七单元学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其作者是
A.高尔基
B.歌德
C.狄更斯
D.贝克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