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逆时与顺时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问题:
(1)孔孟为何被称为“逆时之士”?
(2)荀子和董仲舒为何被称为“顺时之士”?
(3)你怎样看待儒学从春秋到汉代的演变?
2020-04-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2 . 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材料二   鲁迅在《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经济凋敝。其中最震动人心的不仅是润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以及在无出路之中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则更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典型的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状态的群众形象。

材料三   民国初年一位同盟会员说“革命告成之后,全国政党为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而氓之蚩蚩依然浑噩相安,中国专制政治聚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之,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里面观之,前后涉断习惯、根据悉未受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

材料四   新青年大声疾呼:“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庄严宣告:“西洋人因为拥护那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之影响的认识。
2020-04-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政治分权说

材料一   洛克将国家主权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立法权决定了国家的形式,是制定和公布法律的权力,它必须由民选的立法机关来掌握,立法权是不得转让的;……行政权与外交权相互联系紧密,都应交给国王或行政机关掌握。这三种权力不是平行关系,立法权居于最高的地位,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

……立法机关属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并且,国家在未经人民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取去任何人的任何财产。政府既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人民也就有权解散政府重新组建新的政府。

——《<政府论>读书笔记》

材料二   孟德斯鸠在总结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既立法权、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国家权力是不能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的,否则公民的权力没有保障。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同时,孟德斯鸠还主张权力的相互制约。在他看来,一个自由的健全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权力受到合理、合法限制的国家,因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美国的汉密尔顿、杰佛逊等人一方面将“分权理论”具体运用到了国家机构的创建和宪法的制定实践中,从而使“三权分立”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同时他们又发展了“分权理论”。如将联邦与各州的纵向分权与制衡也纳入分权体系之中,主张设立两院制的国会以使其相互制约并与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制衡等。

——《论权力制约的原则》


(1)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分权说”分别针对当时英法两国哪些社会现状和问题而提出?
(2)根据材料,孟德斯鸠在理论上是如何发展洛克“分权学说”的?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政治“分权学说”的认识?
2020-04-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的蜕变

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叙述这一时期中国蜕变的历程。
2020-03-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不断演变的起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中,“华夷之辨”一直是区分中原群体和周边有待 “教化”群体的重要概念。1643年钟始声编纂的《辟邪集》则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鸦片战争前后,“夷”的用法更是成为中英交涉争议的焦点之一。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但直至,895年,邓华在上光绪书中仍称列强为“外 夷”。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致,彻底击碎了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华 夷之辨”的观念,从而缘发出了解西方的强烈愿望。但在很长时间内,绝大多数国人仍 然只承认西方不过是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略比中国高明,而不愿正视清王朝上层建设的 落后。

——杨理沛《严复话语中的“西方形象”》

材料三   中国的西方形象是中国时西方的形象诠释,也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晚清西方形象背后包含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念代表着晚清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民族国家的设计,它预示和启迪了后来的一系列的重大的社会变革活动,规约了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走向,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罗爱华《晚清西方形象研究导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初期清政府对西方称谓由“夷”变为“洋” 的本质及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就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提炼观点,并从特征、成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6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解放发挥着重要作用。
(1)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被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为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填写空白部分。
比较项孔子苏格拉底
背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活跃起来。
重要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奠定了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讨论加尔文宗教改革时,某同学引用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德国学者韦伯评价加尔文暂时说:“在任何场合、那种清教(即加尔文教观念波及之处,都产生了有利于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加尔文在日内瓦严格控制市民的宗教信仰,镇压信仰其他宗教的教派与个人,人文主义者塞尔维持因不同意他的观点而被判处死刑。


(2)依据所学,简述材料一中“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是指什么;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评价。

1906年发布的《同盟会宣言》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某同学从中找到这样一段材料: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3)请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基本原则并加以评价。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学们对社会发展变化感触颇深。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某同学提议以“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写文纪念。


(4)以下为同学们列出的写作题目,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其一,并说明写作的要点。
题目一:重新焕发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目二: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题目:乡村巨变——农村改革
要点: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生产积极性;撤销占有管理体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促进经济发展。
2020-0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请概述人类历史上“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及给我们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中西文化论战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论战中心论题的变化和时间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一:(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论争的第一阶段)。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杜亚泉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破坏了这种统一的标准……。因此,“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当今,“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国固有之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材料二:(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20年为论争的第二阶段)。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固有文明不仅不能“革除”,而且还应该与西方文明调和折衷,把西方文明融合于中国文明之中。……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三:(从1921年到1927年为论争的第三阶段)。(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借一位法国人的话说)“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你何必又到我们欧洲来找药方呢?……”(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要发生“由西洋态度变为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四:对梁漱溟文化理论提出批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胡适、张东荪等人坚持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之路,而瞿秋白等则提出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以取代封建宗法文明和开始走下坡路的资产阶级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回答:
(1)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高举的大旗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西文化论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论争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材料三、材料四,中西文化论战第三阶段的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什么问题?实际上主要在论争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西文化论战。
2020-02-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2年夏,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30名学生启程,拉开了中国近代官费留学教育的序幕。清政府最初按计划连续四年,每年选派30名幼童赴美,从1872年至1875年共计派遣了四届120名幼童赴美学习,这是晩清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98年8月2日,光绪皇帝发布谕旨:“现今讲求新学,风气大开,惟百闻不如一见,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此,派人出洋留学就成为清政府的一项政策。清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最早是在1896年。自从清政府提倡去日本留学的政策出台后,又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办法督促国人负笈东渡,留日学生人数在数年间成倍增长。1901年留日学生274人,1902年留日学生573人,1903年的留日学生人数是1300人,1906年留日学生达到7283人,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留日热潮。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比作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功绩是永存的。”

——摘编自靳春泓《晩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留学制度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晩清留学生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020-02-02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注重法治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椰林格《罗马法精神》

材料四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是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期的核心要求。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六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力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利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指出材料二中韩非子认为法的职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内涵。说明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的核心要求。
(5)概述材料五的思想核心。分析材料五中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6)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2020-0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