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孔子言论的漫画。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除材料外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2022-11-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记载攻占事迹的连环图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某些基本特征。两汉时期出现了以壁画形式描绘有说教意义的伦理故事和奇幻神话传说,如《柳下惠覆寒女》《嫦娥奔月》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在保留下来的敦煌壁画中就有大量用连续性叙事性绘画表现佛教教义的故事,其中以《佛说九色鹿经》最具代表性。两宋时期,人们开始在书籍中配以连续性的图画,在使得版面愈加精美的同时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元明时期,在小说与剧本中出现了大量连续注释性插图,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记》和《西厢记》。明代流行的章回体小说中大多附有线描插图,有些书一回故事就附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被称为“回回图”。到了清代具有连续性情节的年画开始出现,如以生产为题材的连环图画“耕织图”“棉花图”等。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叶,在外国漫画的影响下,“漫画”这一艺术表现与传播形式开始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并很快成为报纸上的常客甚至是固定内容。清末民初是我国漫画从泥沌走向自觉的时期,预示了它在历史舞台上必将大展拳脚。它既是人们认识现实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交流的新方式。1898年7月由谢赞泰创作,发表在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的《时局图》是当今公认的中国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漫画。之后,漫画家开始大批涌现并入其中,经常发表作品的有何剑士、张聿光、马星驰、钱病鹤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莫谈国事》《内阁总理》《加入一等》以及《玩弄于股掌之上》《此之谓人民代表》等。

——摘编自陈维东主编《中国漫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连环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漫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3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因为个人有达到上述目标的能力。

——M.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


(2)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启蒙思想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提倡理性主义。简要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及学说,并举一例说明这一学说的运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4)据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彗星理论显示出牛顿力学的极大成功。它像所有成功的科学理论一样,从可靠的观测(经验)资料出发,运用正确的原理和定律,通过严密的推导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做出预言让人们对它进行反复检测。牛顿的伟大功绩在于,它只用很少几个原理和定律,就把千百年来人们无不视为神秘莫测的天空解释得明明白白。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材料二:下图是西方基督教世界中一幅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漫画

材料三:按照牛顿力学体系,物体的运动是在虚无的绝对空间进行的,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该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抛弃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这一理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1916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有人感叹道:广义相对论是何等美丽的理论,可实验却少得令人羞愧。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只好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启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基督教世界对进化论的态度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长期不被接受,获奖受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开远四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看法,出现了百家争鸣。

材料四 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3)任意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社会和谐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法”的主要内容。
7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仲国历史》

材料四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一新兴阶级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材料四中图A、图B分别属于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022-11-2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的首篇《公黜陟》中,提出了一套由下推举官吏的办法。“责成京官,自中书以上皆岁举六部九卿一人,翰詹科道一人。外省知府以上一人,吏部交各堂官,有请升缺,用其举多者,若用举少者,则必言其故,候钦定。外官则令在籍在京在外各绅及诸生各乡正副董耆老,多举同知以下巡检以上一人,上之郡,郡核其得举最多者上之大吏,大吏博采舆论折中之,许删不许增,造册奏闻,有缺以次保升。”

冯桂芬另在《复乡职议》一文中,主张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并且主张扩大士绅的政治权力,提倡普选的地方政府以统治地方。自县以下地方职司,全由选举产生。“县留一丞或簿为副,驻城各图满百家公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并提出具体的公举办法,“里中人各以片格书姓名保举一人,交公所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用之”。也就是说,得推举票最高的候选人当选之。正、副董的任期一任三年。乡董的义务包括处理民间争讼,协助官方缉捕罪嫌,劝导百姓纳税缴粮。正副董以上有一巡检,“满五千家设一巡检”,由诸生、各多正副董和耆老间接选举产生。

吕实强认为冯桂芬由下推举官吏办法,“于往古史例,决无前例可循”冯桂芬能循复古而维新,“不仅能灵敏地觉察到所面临的变局,更能够客观而虚心地从中西比较之中,全盘地考虑到中国政治的改良,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案”。“能真正融会中国重视民意传统,而谋求以近似西方民主制度作为改革本国政治之言论者,冯氏实为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人”。

——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八卷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冯桂芬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思想主张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材料一王维的诗与画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故他崇尚“淡”的意境,其以水墨渲淡之法(渲染)开拓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他在水墨画方面的创造与贡献,使其被后世视作“南宗之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名句都成为山水画的母题,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盛赞他开“诗画合一”之先河。

材料二李唐是一位跨越北宋、南宋两朝的画家。他的画风在南宋以后有了变化,如《清溪渔隐》等,风格简练,颇有天趣,这些特点影响到后世的马远、夏圭等。北宋山水(画)多全景,到了南宋则趋向局部的边角,似乎暗喻国势的衰落。如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其间笔墨均清旷爽利,意境悠远,似有淡淡哀伤的情调。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邵仄炯《独立与辉煌——唐宋山水画经典解读》(讲座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维的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影响画风变化的因素。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 宋代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率
户数农村劳动
力人数
户数农村劳动
力人数
太平兴国五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255.40%
元丰元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0%
崇宁元年126576232276931811345461905606.90%

——摘编自武建国、张锦鹏《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材料二据统计,从清朝乾隆六年(1741 年)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一百年间,人口从1.4亿增长到4.1亿,增加了187.8%。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趋于解体,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失业和半失业的过剩人口,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社会危机。

面对这一现象,梁启超曾提出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薛福成主张与巴西、墨西哥等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许其招纳华工”。孙中山指出,一方面,“沿海沿江烟户稠密省份,麇聚之贫民无所操作”,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西北和蒙古地区,都是“土旷人稀,急待开发”;还有“中国现时应裁之兵,数过百万,生齿之众需地以养”。所以他提出“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衡之,则移民实为今日急需中之至大者”。1918年出版的陈长蘅的《中国人口论》,认为“今日之中国不能以民众为可恃,而应当力求国民品质与能力之增高”。

——李永芳《中国近代人口管理思想述论》

材料三



图 新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

——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内容反映的问题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危机。概括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哪些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趋势及主要原因。
2022-07-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