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一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新的表现。
2 .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年代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年—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年—1840472194%45396%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孳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