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专制和宗教迫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哲学论争,突出表现在卢梭与伏尔泰以及狄德罗领导的百科全书派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以卢梭为代表的另一方相信感觉,认为对理性的误用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其论战丰富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政治理性,共同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也因此为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养料。                                          

——李福岩《理性与社会的进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哲学论争》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1-04-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中国思想家的籍贯分布及历史地位》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思想家籍贯历史地位
春秋孔子鲁国,今山东儒家创始人,“至圣先师”
战国孟子邹国,今山东“亚圣”
西汉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汉代孔子”
唐代韩愈河南河阳古文运动先驱
南宋朱熹福建尤溪理学集大成者
明中期王阳明浙江余姚心学集大成者
明清之际李贽福建泉州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江苏昆山
晚清魏源湖南隆回新思潮代表
康有为广东南海维新变法运动发起者
孙中山广东香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外来观念、学说,即便是再先进,只有与本国国情和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而在探索“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与时俱进,与世界文明潮流取同一步伐,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则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人物:

老子、苏格拉底、董仲舒、瓦特、蔡伦、李白、魏源、毕昇、朱熹、爱因斯坦、王阳明、康有为、爱迪生、梅兰芳、严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个主题并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11-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思想家的出生地分布及历史地位》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思想家及出生地历史地位或主张
春秋孔子(鲁国人,今山东)儒家创始人,“至圣先师”
战国孟子(邹国人,今山东)“亚圣”
西汉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汉代孔子”
唐代韩愈(河南河阳)古文运动先驱,开理学之先声
南宋朱熹(福建尤溪)理学集大成者
明朝中期王阳明(浙江余姚)心学集大成者
明清之际李贽(福建泉州)早期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江苏昆山)
据表中信息,指出一个有关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写明趋势,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大一统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最大格局和最鲜明的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共同主张和要求。如孔子提曲“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期望恢复周王朝“大一统”礼乐有序。孟子反对通过战争手段“以カ服人"”,实范仁政”才可能实现“大一统”。法家以君主权力的一元化为思想基点,以统治天下为政治责任。儒家较平提出“大一统”的理想,却没有找到真正实践“大一统”的正确道路,其他学派则倾向于根据现实情况建立新的“大一统”秩序。战国时期以法家为主的请家学源的共同努力,使“大一统”终于成为一种政治现实。秦制创造了中央集权的高度一以及相应的强大皇权,但秦亡于暴政。秦亡的惨烈教训,使后世执政者在施政中注意关怀民众的疾苦,从而使自秦朝断代了的民本思想得到有限回归。自汉高祖刘邦开始,汉代有为之君无不把安定民生放在关乎朝代盛衰兴亡的高度上加以考察。董仲舒在绝时维护君主权威的条件下,用“天人感应”'的学说来教育与约束君主,防止因君权走向极端而导致国家政权的彻底失控。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为秦制配上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系统,创造了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大一统的政治文化。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据材料并结合先秦和秦汉时期的思想史,围绕“古代中国走向大一统”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希腊重视对财富的积累,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中世纪,欧洲鄙弃奢侈生活,主张苦行寡欲。15 世纪末16世纪初,西方人认为奢侈有利,节俭有弊,主张奢侈消费。17-18 世纪中期,人们主张理性消费,如亚当·斯密主张增加生产性消费,抑制非生产性消费。19 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大量消费品被制造出来,人们对消费的追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奢侈,大众消费时代建立。20 世纪60年开始,个性消费、概念化消费大量涌现,开始出现多元化、个体化趋势。

----摘编自 陈国庆《西方消费经济思想与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在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 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 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1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
2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
3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4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5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
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7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8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9【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10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1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12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4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
9 . 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西方,“英雄”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文学作品,意为“保护者”或“防卫者”,指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半神”,拥有神的血统或被赋予一定的神性。他们大多是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例如《荷马史诗》歌颂的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既拥有凡人之躯,又具备某些超自然的神性。

到了中世纪,英雄变成了提倡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圣徒、殉教者。此外,欧洲四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尼伯龙根之歌》皆大力赞颂封建贵族英雄,弘扬其忠诚、勇敢等品质。

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

英雄分类代表人物
神灵、先知英雄奥丁(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首)
诗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亚
教士英雄马丁·路德约翰·诺克斯(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领袖)
文人英雄(产生于印刷普及之后)卢梭塞缪尔·约翰逊(18世纪英国文豪)
罗伯特·彭斯(18世纪苏格兰著名诗人)
帝王英雄(产生于政治革命之后,非世袭君王)克伦威尔拿破仑


解读卡莱尔的“英雄观”。(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43次组卷 | 7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