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材料说明,近代物理学
A.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B.是科学家们刻苦研究的成果
C.在发展中呈现出继承性与综合性
D.对于实验的依赖性
2019-07-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
A.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B.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基础
C.清除了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D.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心外无物
D.发明本心
2019-04-26更新 | 8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首先就是“把几个世纪曲解了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光传给世人”。这说明他
A.着眼现世生活的幸福
B.意在复兴古典文化
C.拯救了人类信仰危机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5 . 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人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2019-03-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下期高二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6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什么?

材料二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2)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及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请分别列举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5)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7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作者意在强调
A.近代旧式农民战争对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冲击
B.洋务运动推崇中体西用
C.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洋务运动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8 . 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德意志人文主义学者大都在意大利生活多年,所以他们深受“分外纯粹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熏陶,开始抛弃基督教的来世观念,注重人的现实生活。……新式世俗性教育在德国发展起来。在这种新式教育中,除了教育对象突破了教士圈子外,教育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神学范围。马丁·路德自中学至大学基本都是接受这种教育。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他接受了科学知识教育,并第一次听到“改革”这个词,第一次读到圣经全译本,“极感震惊”。

——朱婷郑祖珽《文艺复兴对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


(1)依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德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指出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材料二   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们彼此亲如手足”。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是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思想核心以及伏尔泰对中国儒学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伏尔泰的主要主张?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

1840年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他们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调适点,但却屡屡失败,无从解决这个尖锐的时代矛盾。

——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先进分子试图“找到调适点”的核心主张及其所产生的共同重大社会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由此看出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工商皆本
C.以民为本
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605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咸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