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2019-01-30更新 | 365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主张“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这表明魏源
A.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B.主张系统学习西方以抵御外侮
C.突破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
D.已意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
3 . 巴比松画派的迪亚兹鼓励雷诺阿在绘画中追求光和色,从此雷诺阿开始放弃传统的暗色调,逐渐走向明媚和五彩缤纷的光和色的境界。下列与雷诺阿所追求风格一致的是
A.《日出·印象》
B.《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
D.《格尔尼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有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
A.论证自然选择法则的科学性
B.重新认识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促进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权力的失控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D.民主思想的出现
2019-01-13更新 | 10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仿真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2400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而巴尔扎克则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
A.体现了人们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C.表达了资本主义发展中人民的失望
D.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化使人们不再相信中世纪神定的等级秩序,转而相信个人拥有天赋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自由在民族或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内才能得到保障。……在经济层面:民族国家可以提供没有关税和配额险制的、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贸易的自由大市场,并因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在19世纪的西欧,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在当时西欧人普遍认为,只有民族国家才能够或似乎能够满足民族成员相对安全,自由的要求和实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扩充军备、对外殖民扩张、建立势力范围可以使民族国家更强大。民族国家越强大,民族成员的生存条件就越好,民族世代存续也就更有保证。

——摘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先进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了。沿海的改革者属于近代中国人向民族主义转变的第一代。包括容阂,伍廷芬、王韬,郑观应等人。当殖民者夸耀西方的文明和强盛、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个人和国家的羞耻感融为一体,成为民族主义激情的丰富来源;同时他们认为国家强盛的关键庄于统治者与人民之间有一种密切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丙方受到代议制政治制度的推动。内池的改革者、如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人在普遍接受了变革之后,也明显向民族主义方向发展。冯桂芬向励胞力陈要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为耻,以此唤起国人自强的心理、郭嵩焘道过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比较,形成了民族主义的思想框架。薛福成则关注收回治外法权和提高关税等问题。到20世纪第一年,“民族主义”的概念由梁启超引入中国,在中国滋生蔓延半个世纪之久的民族主义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正式、明确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华夏中心主义最终转化成民族主义。

——摘自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
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
C.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
D.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
2018-12-11更新 | 28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C.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D.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2018-12-06更新 | 60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仿真卷历史
10 . 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形象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2018-11-22更新 | 99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