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C.“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2018-07-03更新 | 600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2018-06-09更新 | 6322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仿真卷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祠祭。桂阳太守许荆“为设丧祭婚姻制度,使知礼禁……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政理有能名,“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祥与富贵尊荣祭祀灶神。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洁祀祖先,然后按次序列于先祖之前,依次向尊长进酒祝寿。

——摘编自贾艳红《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等

材料二   据统计,河北井陉县原有自然神坛庙14处,到民国年间无一保留;河南滑县原有自然神坛庙22处,到民国年间仅剩1处,有的地方虽然坛庙尚存,但已没有什么祭祀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东南沿海地区的乡村,“昔年巨族皆建祠堂,今存者什之一”,祭祀活动难以为继。民国实行信教自由政策,1913年全国天主教徒130万,1932年达到250余万。中华民国公布“废除卜筮、星相,巫觋、堪舆办法”,“取缔经营迷信物品办”,视“逃信为进化之障碍”,贵州仁怀跳大神、巫蛊等活动“奉文禁革,其习渐息”;上海法华乡,延巫治病之风“稍戢矣”。

——摘编自赵英兰、贾小壮《民国时期社会信仰态势嬗变之缘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信仰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民间信仰相比,民国时期社会信仰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4 . 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当时
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2018-05-20更新 | 40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 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A.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D.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2018-05-18更新 | 131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仿真卷历史
7 . 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
C.普及了无神论
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018-05-07更新 | 55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请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是
A.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
B.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C.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D.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贽说:“除欲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表明他
A.把伦理道德作为世界本原
B.认为日常行为规范要符合伦理
C.主张百姓生活就是穿衣吃饭
D.认为人的自然欲求须得到尊重
2018-04-24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得是
A.董仲舒全盘吸收了法家学说
B.法家学说最终会取代董仲舒的新儒学
C.儒家思想已经与孔子“仁”的理念相违背
D.“独尊儒术”与法家的思想专制一致
2018-04-24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