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体现了孔子
A.道德与政治并举B.积极乐观的入世精神
C.与道家追求趋同D.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2020-11-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2 . 程顾认为:“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材料共同反映了
A.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B.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
C.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D.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
3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
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
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4 .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        ,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应为
A.国民革命B.辛亥革命C.土地革命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据《史记》载,汉初”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后来“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到汉高相晚年,“过鲁,以大(通“太”)牢祠焉”。材料表明
A.统治者对儒学的压制渐趋严格B.儒学已取代黄老思想的地位
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在逐渐提升D.社会变迁推动儒学的新发展
6 . 明代思想家李赞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观点
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虽已发明了造纸术,但两汉官方书写的材料主要还是简帛;直到东晋末年,官方才明确下令用纸代简,用纸书写普及开来。书写材料的变化说明东晋末年
A.出现文化平民化趋势B.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
C.实现了书写材料革命D.造纸技术获得新发展
2020-10-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私人讲学活动。教师到处游学,学生也跟着到处受教。如孔子“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一个私学大师就是一个私学学派。各派彼此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如孔门私学的教学内容与墨家私学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大不同,招收的学生身份也不同。因此,先秦时期的私学,主要体现在学派私学上,无派不成学,无学没有派。

——摘编自吴变《中国古代私学类型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东汉,民间的私学相当兴盛。“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讲读之所)暂建,赢粮动有千百”。经师的门徒,少的数百人,多的确实有成千上万。东汉中后期,他们与太学生一道投身于交游聚会,讨论文化或政治,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经师所授是高等的经学教育,同时还有称为“书馆”的蒙学,其中有“书师”教授儿童初步的书写阅读技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私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私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在当时产生的积极作用。
9 . 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荀子主张 “礼法并施”,以礼为主;韩非子则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反映当时诸子
A.积极思考个人价值B.重视构建社会秩序
C.关注宇宙时空话题D.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10 . 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阅读材料(如表),回答问题。

历史的记忆

相关人物记载出处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文忠公传》
1840年“八月后,启明星伏不见……以英夷作乱,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阵亡为应验之证”《英夷入粤纪略》
1840年8月,林则徐被革职钦差大臣后,“抑知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使威不能克,……制造炮船,则制夷亦可裕如……苟有裨国家,虽顶踵捐糜,亦不敢自惜”《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歇手片》
1840年9月,道光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林则徐赴戍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传》
赫德“事实上,不正常的情况才是一切弊端的根源,这就是,外国商人享有特权地位,不受中国的司法管辖;传教士也同样超脱了中国法律的束缚,他们的到来促使各种流弊滋生;外国官员根据条约采取了其他地方闻所未闻的行动”《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
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义未成功,孙中山曾回顾说,在广州起义失败时,人们还视其为“乱臣贼子”,而到惠州起义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民时为怀来知县的吴永说:“庚子之役,于吾国创已巨矣,痛已深矣”“然拳匪虽陋,尚知愤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犹为未可厚非也”《庚子西狩丛谈序》
一位御史在奏折中所说:“方今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愤激久矣。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是以拳民倡议,先得人和,争为投钱输粟。倡始山东,盛于直隶,现传及各省。所至之处,人多羸粮景从。父老莫可拴束,妻子不阻挽,独悻悻以杀敌致果为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