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伸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2021-10-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练(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 . 战国时期,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基础上,给予了道德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无论是商鞅、管子还是韩非,其基本的治国方略,都可以被称作“刑主德辅”。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与法家具有融合的趋势B.法家思想取得完全胜利
C.德治与法治在实践上的调和D.德治与法治的密不可分
3 .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B.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D.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021-05-05更新 | 2391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4 .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
A.网络化特征B.智能化特征C.海量化特征D.数字化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表1,对比解读正确的是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1处己(修身、励志)537
2勉学、治学329
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14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24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26
6从政1117
7治国24
8女诫52
教子原则26

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
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
C.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订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A.宋代出现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B.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宋代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2019-03-23更新 | 581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0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8 .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

——数据来源: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011

A.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C.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D.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阿拉伯文学的突出成就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
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