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
2022-06-09更新 | 7569次组卷 | 5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政策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1956年货币化的职位等级工资制、1985年结构工资制、1993年职务等级工资制以及2006年岗位绩效工资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进一步强调要保障教师工资,更加强调工资对教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200911日起,根据国务院安排,按照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其中70%为基础性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维护教师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强调改善和提升乡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的人均补助标准。但由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工资仍存在较大差距。

——摘编自马香莲,邵怡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工资政策改革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教师工资政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师工资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帝王的奉老之举,是对鲜卑早期的“贵少贱老”习俗的变革。孝文帝即位后养老抚恤的对象,除了高龄老者还包括“鳏寡孤独”之人。479年,“诏宫人年老及疾病者,免也”。480年,诏会“京师耆老、赐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487年,诏曰“孟冬十月,民闲岁隙……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失和、妻柔”。493年,孝文帝出巡车驾至肆州、并州,首次对庶民年长者赐爵。为此还逐渐明确了赐予爵号的等级与年龄。考虑到年老体弱需要家人的照顾,对应出现了减免或减轻本人及子女的力役、刑罚等诏令。先秦两汉均有赐“几杖”以示殊荣之礼。496年,孝文帝诏京畿内年高老者赐予鸠杖。与汉化革新措施伴随的“奉老恤贫”之举,客观上使华夏文化礼仪得以流传至北方。

——摘编自王洁《践行与传承:北魏孝文帝之“奉老恤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奉老恤贫”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奉老恤贫”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代中国选择、规划标准时区的权力与实施境况,不仅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状况密切关联,并映射政治进程的重大变化,还与时间的全球化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将全国划分为5个标准时区,即:中原时区(GMT8)、陇蜀时区(GMT7)、回藏时区(GMT6)、长白时区(GMT8.5)、昆仑时区(GMT6.5)。

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官僚买办以及民族资本工业的出现,航运、铁路等公交企业和电信、邮政等公用事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五时区特别是中原时区的应用。中原时区的标准时刻,由位于上海租界的徐家汇观象台提供,以电报形式将标准时刻传递到各地所属机构。短短几年,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在车站、码头及繁华街道设置有大钟,为普通市民提供时间服务。南京、青岛等城市还每日定时为市民鸣放电笛报时,中原时区的标准时得到了有效实施。然而,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未尽见实行”。

——摘编自孙毅霖《民国时期标准时制的发展》

材料二   19377月起,日本强令伪满洲国使用东经135°标准时,以宣示伪满洲国“国家疆界”的存在及与日本本土在标准时间上的一致。广西本属陇蜀时区,应以东经105°(GMT6)为中央经线。但193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通令全省“一律严守本省采定东经110°为标准时刻”,造成陇蜀时快20分钟,比中原时慢40分钟的局面。1939年国府迁渝,为适应抗战军事部署的需要,国民政府再次重申五时区制并规定以陇蜀时区为标准时间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改用陇蜀时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无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时间的决议或法规。但伴随各地方政府的成立,尤其是伴随人民军队军事战略的迅速推进,将军队一直沿用的中原标准时区推向全国,各地电台在实际工作中也自觉以北京所在的中央经线的平太阳时为准,以显示与中央政府的一致,“北京时间”遂成为约定俗成的民用称呼。至此,近代以来未曾整齐划一的标准时间底定一统,自下而上地成为新中国的一项时间制度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标准时间。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民国时期推行五时区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北京时间”被确立为标准时间的特点与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组建进步党再次参选总统,提出了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主张,因竞选失败,这一设想无法付诸实施。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这项法案包含了医疗保险的内容,但遭到强烈反对,为了确保整个法案的.通过,政府删除了法案中医疗保险内容。1960年,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设立了卫生与社会保障特别工作小组负责研究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为老年人提供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此后,因经历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事件、肯尼迪遇刺等事件,无暇顾及医保改革。奥巴马上台后,设立了医疗改革办公室,推动医疗改革,医疗改革主要是围绕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和控制医疗费用而展开。2010年,美国参众两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患者保护与可负担的医疗法案》,奥巴马总统签署法令,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法案正式生效。

——摘编自文太林《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医疗保险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受二战的影响,美国的学校数量以及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数都锐减。当时的学校教育仍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支配,弱化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教育,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批评随着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达到了高潮,批评者们把美国科技落后归因于质量低下的基础教育。

在呼唤改革的浪潮中,国会通过了二战后第一部教育法案《国防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全面干预教育,确定教育改革方向。实施了以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加强自然科学、数学与外语等学科,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知识结构,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制度与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教学,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使用教学机器,重视个别化教学,实施集体教学制度等。改革为美国在“冷战”时期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提供教育了支持。

——摘编自高金锋《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2022-04-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06-23更新 | 4104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材料   商鞅对户籍制度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他推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秦国的户籍分一般平民户籍和特殊户籍两种,前者又包括故秦人和外来人户籍,后者则包括宦籍、弟子籍、爵籍和宗室籍。奴隶等贱口没有户籍。商鞅改革户籍世袭制,实行按垦田和军功升降户籍的办法。他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商鞅改变以家族为单位的户籍管理办法,“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商人和入赘不能单独立户。“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出生需登记在册,死亡要及时注销,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籍贯、身份、年龄等内容。商鞅的户籍改革是其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我国封建户籍制度的基础,影响深远。

——摘编自万川《商鞅的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商鞅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户籍制度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墨西哥全国大地产的数目由18104944个增加到1930年的15500个。大批失地的印第安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封建大庄园,他们所得工资日益减少,从而沦为债役农遭受庄园主奴役。1912年时美国资本垄断着墨西哥78%矿场,72%冶金业和68%的橡胶生产。1929年英美两国投资占墨西哥石油工业总投资额的90%以上。进出口总额由19299.72亿降为4.85亿。但是在外国资本的刺激下,墨西哥的民族资本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加工工业中的投资额不断增加。193410月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从此开始了他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一、无地或少地农民可通过申请领取相应的土地,所分土地多取自临近庄园和公地。二、1938年宣布将17家英美石油公司收归国有。三、公立小学由19358千多所增至1940年的1万多所,中学由193549所增至1940116所。

——摘编自喻继如《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06-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成吉思汗建国后,在境内恢复或新建了一批驿站,供来往使臣等使用。忽必烈即位后,腹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共设驿站一千四百处左右,加上岭北、吐蕃等处的驿站,总数应在一千五百处以上。驿站分成马站、牛站、车站、驿站、狗站等;另有水站、海站等作为补充。两驿之间的距离,从五六十里至百余里不等。

在驿站承当差役的人,称为站户。一旦被签发为站户登记入籍后,即世代相承,不得改易。站户除按规定提供交通工具外,部分站户还要向过往使臣提供肉、面、米、酒等。各站所领站户数目不等,多者二三千,少者只有几十户,一般为百余户至数百户。

元廷规定“除朝廷军情急速公事之外,毋得擅差铺马(驿站)”。但贵族、高级僧侣、官吏等都千方百计享受免费供应的站马、饮食等,造成了“给驿泛滥”的困局。这种现象,在元朝中、后期尤为突出。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站的作用。
2022-03-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