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四   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作用。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1-1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一些学者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美国人亨利·乔治1879年出版的«进步与贫困»在英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用税收手段打破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19世纪后期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英国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影响力大增,两党为了争取选民支持,开始了财税制度竞相改革的年代。其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自18世纪以来,英国税收长期以间接税为主,如货物消费税、关税和印花税等,其长期征收加重了普通劳动人民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逐渐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征收遗产税、继承税等。1853年,英国把对土地和实际财富的遗赠正式纳入征税对象,此后遗产税税率不断提高,1894年为8%20世纪初提高到至15%。财税改革使英国的年度平均税收不断增加,1851-1856年为5440万镑,1890-1899年则超过了一亿镑。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是后魏一个杰出人物。他仰慕中国的文化,一意要改革旧俗。但在平城,终觉得环境不甚适宜。乃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奖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自此以后,鲜卑人就渐和汉人同化了。然其根本.上的毛病,即以征服民族自居,视榨取被征服民族以供享用为当然之事,因而日入于骄奢淫逸,这是不能因文明程度的增进而改变的,而且因为环境的不同,其流于骄奢淫逸更……文帝传子宣武帝至孝明帝。

年幼,太后胡氏临朝。荒淫纵恣,把野蛮民族的病态,悉数现出。中原之民,苦于横征暴敛,群起叛乱。而六镇将士,因南迁以后,待遇不如旧时,魏朝又怕兵力衰颓,禁其浮游在外,亦激而生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的主要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的影响。
2021-09-17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二战后,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肯尼迪就任总统后,大胆地提出历届政府尽量回避的种族歧视问题,他认为种族歧视造成了“家中不和和我们在国外说话理亏”,这有损于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总统继承了他在民权方面的努力,把民权运动推向高潮,并取得了重大成果。1964年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与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场所和其他公用设施;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保护黑人的选举权;给黑人以平等的就业机会。1965年的民权法要求给全部美国人以实际的选举权。1968年通过的《开放住房法》规定在出售或租赁住房时不得有种族歧视行为。三个民权法隶的通过对消除种族歧视无疑是起了重大作用,但黑人的生活处境却依然远未与其他美国人平等。

——摘编自王伟《民权法案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民权法案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黑人民权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165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余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余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服饰在人类生活中最初只是为了实现遮体、避寒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衣冠来“昭名分,辨等威”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继承,“衣冠之治”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大特色。

康有为将断发易服与强族强国联系起来,可谓掀起了清末服饰变革之最强音。革命派对于服饰变革的诉求比维新派彻底得多,激烈得多,并伴随仇满、反满的民族主义和革命主义情绪,他们认为:“凡种族之别,一曰血液,二曰风习。”而风习也包括服饰方面,加之结合满清入关时推行血腥的“剔发”、“易服”政策,因此反满就先划清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文化界限。……辛亥革命之后,传统旧服饰所承载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去,新服饰更多体现了民众的个性和自由选择精神。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服装制作原则:“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使服装基本摆脱了等级和伦理制度的干预,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衣冠之治”也逐渐瓦解

——摘编自张晓瑾《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到民国时期服饰功能演变的过程及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派对于服饰变革的诉求比维新派“彻底得多,激烈得多”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