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7次组卷 | 9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加强了地方统治
C.瓦解了宗法制度D.扩大了统治区域
2022-07-20更新 | 2578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行之有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君主专制B.维护井田制度
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
2022-07-04更新 | 1916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中后期的魏孝文帝改革时对自十六国以来北方民族融合的一次全面肯定和总结……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
①民族矛盾尖锐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农民起义不断   ④孝文帝倾慕汉族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商鞅变法D.吴起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的一夫一妇,可以享受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有
①从政府受田   ②承担定额租(纳粟)调(纳布或帛)
③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④不去服徭役的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下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最终个人的结局却很悲惨,根本原因是(   )
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C.推行严刑峻法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2020-05-06更新 | 466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周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