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礼宾工作上呈现出大规模、高规格、超隆重的特点。以迎送仪式为例,19541019,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沿途20万民众夹道欢迎。1978年以来,中国外交礼宾礼仪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简化仪式,除特殊情况外,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国家领导人出访、离京不再举行迎送仪式;国宴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餐制,同时创制中西合璧的菜品,更好地照顾外宾的就餐需求;外事活动的着装上,从以前清一色的中山装向西服转变,并逐渐形成按场合着装的意识,在遵循国际着装规范的前提下,穿着包含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礼服,既弘扬了中华文化,也通过服饰构建了大国身份。

——摘编自周加李《中国外交礼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外交礼宾礼仪改革的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78年以来中国外交礼宾礼仪改革的特点,简析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7-08-04更新 | 25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世凯政府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固政权,维护统治,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经济的法规。1912年,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取消了建厂专办之权。1914年,农商部颁布《矿业条例》等降低矿产税,还颁布了《国有荒地承垦条例》实行地价优惠;国务院公布条例规定国币种类,旧有各种官局铸币由政府兑换改铸;交通部制定《交通银行则例》,规定交通银行掌管特别之国库金,发行兑换券,具有中央银行的性质;农商部会同财政部拟定《劝业银行条例》,鼓励银行投资实业、扶植实业。在人民群众爱国热情的推动下,政府提倡国货,减免捐税,宣布凡出口足抵外货者优给奖励。此后,北洋内阁虽更迭频繁,但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时期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袁世凯政府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政府的经济改革。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1)根据材料,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出现自办银行现象的国际、国内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英国的工业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英国君主赋予了外国熟练工匠特许经营权,鼓励他们定居英国。1624年,英国议会颁发了《垄断法》,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的专利法律制度。《垄断法》宣告了以往国王授予的专利权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独占生产、制造、销售、转移等权利。该法令颁布后,英国专利授权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摘编自【德】布鲁诺·范·波特斯伯格等《欧洲专利制度经济学:创新与竞争的知识产权政策》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大事记。

1885日本专利所所长高桥是清借鉴欧美经验,主持修订了《专卖特许条例》,对专利的种类、专利的保护期、专利的损害赔偿等做出界定。
1899此前西方要求日本加入旨在明确专利国界、防范国际假冒侵权的《巴黎公约》。日本并未马上答应,反以加入《巴黎公约》为砝码,促成了与西方各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修约成功后于1899年正式加入《巴黎公约》。
1905因外国人专利申请量剧增,且技术含量较高,日本在借鉴德国的基础上,制定了《实用新型法》,不惜重金引进专利,然后改造创新,产生了大量契合日常生活的实用型发明,助力日本轻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颁布《垄断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并简析日本重视专利立法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专利立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开元年间,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广大自耕农在无力承受官府的赋税和兵徭的情况下,被迫大量逃亡。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开元十一年,敕令逃户“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在括户(将隐漏不报和逃亡人口搜括出来)的同时,还进行了括田,即根据均田令的规定,丈量实际的土地占有情况,将超过田令规定的“籍外羡田”登记在册,检括出来以均济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调整后的政策是“免其六年户调,但轻税入官”,具体办法是“每丁量征一千五百文”…又进一步对边疆地区镇兵进行了彻底改革,“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充当镇兵,这样,招募丁壮充当的终身镇兵就取代了轮流放还的边兵。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


(l)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代以农为本,金世宗采取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农业。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战争后,裁军归农。大定二年(1162年),即诏谕“盗贼或避赋及避摇役在他所者,并令归农,及时农种,无问罪名轻重,并与原免”。后又诏复各地流民还乡,官给以田。开始时每年遣官劝各地猛安谋克农事;后来恐有烦扰,令各地职官劝督,必令自耕,精勤农务,以给自足。弛放牧地,令民开垦。若放纵牧畜毁坏民田农桑,虽亲王、公主及势要之家,亦由地方官立加惩断。同时,除海陵王时弊政,免除苛捐杂税,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南北和议后,金世宗于1168年正月下诏增设榷场,输入物品以茶、丝织品、药材、米为大宗,输出物品主要是人参、貂皮、北珠、绢罗。金世宗曾对宰臣说:“或言铸钱无益一所得不偿所废。朕谓不然……新币日增,公私俱便也。“1178年,铸钱名曰大定通宝,其质量胜过以前的钱币。1180年正月,确定商税法,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1185年金世宗从上京回来,时宰臣说:“朕闻辽东,凡人家食盐,但无引目者,即以私治罪。夫细民徐买之,何由有引目。可止令散办,或询诸民,从其所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归纳金世宗发展经济的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世宗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初官称和实职分离,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实际职务)两个头衔。“官”只说明可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权力,官职之间的进阶竞迭三十七阶。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互相推诿、扯皮,朝野人士纷纷批评这一陋制。元丰三年,宋神宗宣布改制。颁布《寄禄格》,作为官员升迁依据,凡只有空名的官职,一律撤销,做到官称与职守合一。撤销中书门下,恢复三省制度,令三司各司其‘职,直接对皇帝负责。减少官员进阶层次,打通官员晋升通道。改制后,朝廷的行政效率并无明显提高,且宋神宗在改革过程中操之过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怨声载道。

——摘编自王纪风、梅训安《浅论元丰改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丰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丰改制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的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结果?为什么会出现“民勇于公战”的局面?
(3)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迫起兵自卫,兵败被杀。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16-11-21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选修一综合测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