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描述某国1872年开始的一次行动,“始惊”就是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后,那种吃惊的程度;“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文明之中;“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似地向西方学习。此后该国(     
A.推翻幕府统治B.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C.实行殖产兴业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材料表明(     
A.变法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B.变法操之过急引发政治危机
C.统治者好恶决定变法成败D.商鞅变法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3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13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的目的,但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导致统治集团分裂加剧,终至变法失败,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B.中央集权未能加强
C.重经济改革忽略了政治改革D.加重了人民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召唤着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这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
A.以实现君主立宪为己任B.以救亡图存为首要目的
C.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D.以建立民主共和为核心
6 . 欧阳修曾评价青苗法:“夏粮钱于春中俵散(散发),尤是青黄不接之时,尚有可说,秋料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阙(救济),直是放债取利耳。”由此可知,欧阳修旨在强调青苗法
A.初衷与实际效果相契合B.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C.脱离了实际且与民争利D.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7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8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1997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行走
2010上海世博会
2012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服役
2013“一带一路”倡议
2015中国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辉煌四十年”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司马光在给王安石写信时说道:“……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更、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意在
A.赞扬变法措施彻底B.揭露变法失败根源
C.说明变法毫无成效D.批判变法操之过急
2022-01-25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制度创始于商鞅变法之时,当时大约有十几个爵级,爵级上附丽着各种特权,如授予田宅、赎罪减刑等;还可享受多种与平民不同的礼遇,比如爵高一级,坟头就可以多种一棵树之类,依商鞅之法,即使出身贫贱,只要斩获一个敌方军官的首级,君主就赐爵一级;斩获两个,君主就赐爵两级,所以关东诸国称秦为“尚首功之国”,按照商鞅的规定,即令是宗室成员,如果没有军功,也要从宗室名籍中除名。

——据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秦朝的迅速灭亡给汉朝提供了教训,专任法治的文吏政治用来巩固政权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汉文帝时,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之后不定期举行察举选官活动,到武帝时代已经发展成为“举孝廉”的一种体制完备的制度。察举制的实行,使大量儒生步入行政管理的活动领域……人们开始接受这样一种观点:政治的优良与否取决于执政者道德水平的高低,“好人”们依其德性和权威而进行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一旦有了贤明的君主和一大批的清官,达到天下大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摘编自谷字、房政《试论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及其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功爵制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治国思想,并说明实行军功爵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察举选官的主要标准,并简析其成因。
10 . 北宋时,政府出台规定: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规定出自于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