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与日本首相谈及中国此次变法“生不逢时”“贵邦三十年前,外患未亟,其大忧仅在内讧”时,实际上他们忘了与险恶的国际形势有关的另一种因素,这一因素与当时“山东城乡街谈大抵天灭洋人”“康党实乃卖国奸贼”密不可分。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的“另一种因素”反映了(     
A.思想变革时机尚不成熟B.变法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D.民众非理性的排外情绪
2 .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1- -1572 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隆庆开海推动沿海贸易发展
B.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D.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3 .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其论文《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指出:“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如果禁欲活动没有起到禁止欲望的作用,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禁欲活动就该被取消。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这一主张(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布劝勉民间嫁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唐太宗还明确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故(唐朝)公主再嫁者达二+……太宗女六。对此,朱熹指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统计,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全国户数接近380万户。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从贞观八年(634年)、九年(635年)的斗米四五钱,跌至贞观十五年(641年)的斗米两钱。

——摘编自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世风日下,吏治腐败。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赋税,又使农民造反。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设立社仓法。又改变盐钞,将官府拖欠盐商的钱还给盐商,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减冗官,又严格控制荫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对官吏还经常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在军事上,整军兴武,改革军事制度。文化上,倡导百家争鸣、共同发展。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

——摘编自刘振鹏《中国皇帝全传》


(1)根据材料,概括宋孝宗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孝宗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作为应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救亡图存”之策,突破此前只重视“技艺”层面的片面改革,在内政上取范于明治维新,在外交上主张“联合英日”,引起了日本的广泛关注。日本起初对戊戌变法普遍抱有欢迎、赞同态度,尤其对中国在科举、教育等领域引进西方思想与学艺进行了积极评价,除基于本国维新经验同情中国改革外,日本还考虑到当时自身的军备与经济实力尚不充足,中国作为近邻一旦被欧美列强瓜分,日本难免“唇亡齿寒”。中国改革不仅以日为范,且以其为合作对象,对日本而言正是借机实现其东亚盟主之迷梦的时机。日本企图通过支持变法派,驱逐俄国在华势力,为扩大日本在华权益创造机会。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目的及“突破”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日本支持戊戌变法的原因及实质。
2022-05-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通过把部分国有土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适当限制土地的占有、买卖与继承,从而有效调控了全境的土地占有关系,解决了因田业无主或产权纠纷而产生的大量农田抛荒问题,遏制了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势头,扶植了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同时又有力地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和赋役负担者,增加了财政收入。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4年),北魏全境国家所控制的户口数量已超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户口的一倍,史载“于时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宋朝开历史之先河,国家对土地买卖中的民间竞争与兼并现象采取“不抑兼并”、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态度。······在宋朝,依据是否拥有土地把农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地农民,一类是无地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地农民的数量在迅速扩大。面对生存的压力,这些无地农民有些选择依附于地主,有些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偏远地区开发荒地,再有则是彻底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谋取出路。

——摘编自徐明明《宋代政策研究》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的土地制度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并对其简要评价。
8 .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推行郡县制D.连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
1872《学制》把“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
1884《町村会法》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
1898《民法》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
A.文明开化成效显著B.地方自治不断推进C.社会平等亟待增进D.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人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
C.指导戊戌变法的实践经验D.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