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2022-05-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59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4 .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2021-05-15更新 | 28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三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穆罕默德·阿里崛起,雄心勃勃。横扫障碍,锐意改革。为建帝国,大肆侵略。对外扩张,终尝苦果。”该诗歌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穷兵黩武,耗尽国力B.野心勃勃,专断蛮横
C.列强侵略,国弱亡国D.自然灾害,尼罗泛滥
6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0次组卷 | 91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1-19更新 | 20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包钢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失败,但作为更广阔意义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改变了君主专制政体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
2021-01-13更新 | 18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071年,北宋政府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这一举措
A.改变了地方积弱的局面B.减轻了农民的财税负担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加强了全国的社会治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