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9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农奴制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022-03-21更新 | 61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2021-12-27更新 | 1188次组卷 | 7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反映出
A.孝文帝改革亡废除了汉族的旧俗B.胡服禁令遭到了各族的反对
C.民族融合是孝文帝改革的前提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有聚万数千生员,而拨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拨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拨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精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摘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己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自了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1905年全国工矿会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摘自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会的现代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发表这些看法的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科举制在中西方的不同命运并分析原因。
7 . 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用作宴请及馈送过往官员的费用)由原来的中央追拨付或预留系省钱,改为由系省钱与不系省钱合并支付,“谓如本州额定公使钱一千贯,则先计其州元收坊场、园池等项课利钱若干,却以不系省钱贴足额数”。这一变法举措有利于
A.整治官场贪腐之风B.缓解中央财政压力
C.压缩地方财权空间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59次组卷 | 13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2021-06-01更新 | 40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早期,祭祀以自然崇拜和女性祖先为主。孝文帝执政后改革传统祭祀制度,华夏圣君日益与北魏统治者的血缘祖先结合成为北魏政权的祖先神并与儒家先贤共同成为祭祀的主要对象。这一改变意在
A.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削弱鲜卑旧贵族势力
C.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D.变革传统的社会习俗
2021-05-22更新 | 99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