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读下列1875-1913年日本煤矿开采量和1872-1914年日本铁路铺设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B.煤矿和铁路等企业被无偿地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C.图示时期的日本近代企业大部分被政府控制
D.图示时期的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
2016-11-27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文献记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

材料一   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   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
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理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2)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19-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下学期北京首师大附中下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右侧的图示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A.法国B.英国C.中国D.俄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6 . 观察分析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2020-08-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所学,谈一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传说公元前753年,古代罗马人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在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分析材料二的三段材料,分别指出雅典、古罗马、秦国是如何建设国家的?

材料三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根据材料三,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

8 . 材料一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记。日本的最高领导阶层最后用的是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概括这次使节团出访。



思考
(1)你认为“始惊”“次醉”“终狂”这三个词分别是什么含义?归国后,他们是怎样实践的?

材料二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思考
(2)依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3)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思考
(4)你认为图一中“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对当时的日本有何影响?
(5)图二示意图制作的依据是什么?对其应该如何评价?

材料四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思考
(6)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材料五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思考
(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8)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2019-10-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9 . 人口流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材料一   4至6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南、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首都:文明·创新·示范

材料一   十五年,“经始明堂,改营太庙(改变了鲜卑族的祖先崇拜观念)”。十六年,“告谥孔庙”。十七年,“车驾发京师,南伐……仍定迁都之计”。十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

——摘自《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了秦汉以前宫殿、苑囿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此格局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材料三   北魏时期的壁画


(1)依据材料指出3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概括北魏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首都”与“资本”在英文里是同一个词。1694年,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在伦敦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在伦敦发表。186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诗人普希金长期生活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1833年他创作了《青铜骑士》,将首都作为民族精神和意志的代表。亚历山大二世则在此颁布了《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2)有学者提出,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是最富有活力的地方,人类历史上许多创新发生于此。依据材料四,结合17-19世纪欧洲史,论证上述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国家的首都,从多角度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五   下图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为粉碎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等文件在此发布。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地区的革命探索实践。

材料六   由于北京有800年建都史,依托东北地区的工业,背靠政权巩固的北方地区等诸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它是建都的首选城市。


时间1949——1980年1980——20世纪末
城市定位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提出发展“首都经济”

补充
材料
1957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达46亿元,实现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北京市工业总产值1980年为1952年的44倍,北京成为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1980年煤炭消耗量为1952年的30倍,钢材为14倍,水泥为321倍。1980年工业用水量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952年的45倍和40倍。
《长江日报》社论:向北京看齐
(1956年1月18日)
北京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我们已经在学习北京的经验……
首都经济的核心是以知识经济为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优化和提升第二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整理自《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北京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研究》等


(4)①概括20世纪后半期,北京城市定位的调整情况。
②围绕“北京城市定位”,结合国内外形势,在延续和变化两方面各选一项定位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完整,逻辑清晰。
2019-04-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 下 一模 文综历史试卷 B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