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作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作“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蜻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作贵族政府”?
(2)概括材料二中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材料四反映的是哪种选官制,根据材料概括说明这种制度的影响。
2021-10-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陆炬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3.束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弥(糊名)
4.宋真宗案德二年《1005年)殿试誊录
5.明宣东宣德二年(1427年)南北分卷
6.明宪家咸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殿文定型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

材料二

人物看法
钱穆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伏尔泰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陈兴德晚清以来科举考试正向功能的下降、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等,促成了科举评价负面化倾向的发生。对科举制被废止产生重要影响。
休谟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陈兴德《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材料三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断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憕得相关专业的千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在近代中国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2022-02-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外交事务由理藩院负责。理藩院是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也处理朝鲜、琉球等藩属国事务;与沙俄多次交涉,还处理对外事务。1842年后,通商口岸不断增多,外交事务频繁;1860年后,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不以“藩属”地位跟清朝交涉,要求设立专门外交机构;1861年,总理衡门成立,外交机构近代化起步。1867年,清政府派遣驻外使节,蒲安臣使团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清末,裁撤总理衙门,设外务部,职权专一,权居六部之上,在政府机构中地位突出,是中国外交正规化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改革外交部,制定外交部官制和组织法,有力推动外交机构近代化。在外交人才选拔上,废除前清保举制,制订外交官任用章程,把兼通外语规定为录用必要条件,淘汰了清末传统型外交人员,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民国初期,外交部人才鼎盛,外交官素质相对较高,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等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外交事务变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外交事务变革的原因。
2022-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以武力征服反抗者外,同时极力在政治制度上树立绝对皇权思想。首先自称“始皇帝”;彻底废除分封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御史大夫由皇帝近臣担任,起钳制丞相作用。国家一切重大事件均由皇帝点头通过,为安抚民族地区,设置典客专门管理其事务。为达到巡视方便,政令畅通,十分注意开拓道路。往南方修“五尺道”,往东方修驰道,往西方修直道筑寨。

——摘编自关荣华《试论秦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无论是梭伦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还是克里斯提尼实施陶片放逐法,都是从本质上排斥个人专权。因此,权利制约是雅典城邦政治的特点,公民大会的立法权需经陪审法庭批准,城邦权利接受公民监督。这种公民制约权利,权利制约权利,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摘编自隋玲玲《论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现代性》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自由。……《权利法案》的主要特点,并不在于提出了这一系列议会的权利和自由,而是在于改变了它们的存在形式,即由惯例变成了成文法。

——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材料四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看法,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022-01-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二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照前款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范,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成功确认“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历史依据是什么?“余既来索”的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分裂国家法》中所体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为什么?如果你对上述方案都不费同,还有其它的解决方案吗?请简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元代行省制承上启下,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模式。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元在大一统体制下“地方广大,政务繁多,建都省以总宏纲,置行省以分庶务”,以行省制的管理模式统合了自唐末以来的中国南北分裂的格局。虽然后续朝代多有调整和改善,但此模式沿袭了下来,一直影响至今。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折点》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概括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元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攻占巴蜀,一方面,使得巴蜀地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赶上并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它也使得奏从此有了一个地大物博经济富饶的大后方。故司马迁说:“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在巴蜀故地共设置了巴、汉中、蜀郡,共3l县。秦治巴蜀,政策多为新创,秦后来一统六国,多借鉴这些政策,以后历代政府统治巴蜀,亦往往蹈袭。

——据贾大泉《四川通史》

材料二 北宋时期沿用中国古代“山川形便”的惯例划分行政区,“四川”便得名于宋朝四路;夔州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其范围包括今四川大部及秦岭、汉中平原等地。元代沿其游牧民族分置部落的习惯,实行行省制。元代行省幅员过于辽阔,为防止分裂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牙相错的原则来划分省地界、元朝把秦岭、汉中等地划给了陕西行省,陕西越过秦岭管辖汉中。四川行省成四寒之国,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于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据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池理十六讲》等

材料三 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据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在蜀地区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秦国加强对这一地区治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宋朝相比,元朝四川地区行政区划的变化,并分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原因。
(3)材料三中“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地方治理对后世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三   托克维尔认为,分权的“纯粹学说”也许可以这样表述:为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维护,关键是将政府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或三部分……基于对分权的上述理解,托克维尔进一步指出分权学说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专断权力”。第二是政府具有三种具体的“职能”(立法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第三个是他称之为“人员分离”。(即表明政府的三个部门应当由相当分离和不同的人群组成,而且成员身份没有重叠)。第四个要素主要是在以上三个要素基础上而得出的观点,即:如果遵循关于机构、职能和人员分工或分立的建议,那么政府的每个部门都将成为对其他部门行使专断权力的制约,以及因为只限于行使自身的职能、政府各部门便无法对其他部门行使不当的控制或影响。

——李剑宏《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

材料四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成为网民表达观点诉求的新平台,这也就是“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原因。然而,长期来看,狂欢式的“网络反腐”仅能给网民一时之快,却不是治理腐败问题的根本武器。

——切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权力监督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监督与中国传统监督制度的主要差异。
(3)依据材料四,指出网络反腐的特点。
2021-08-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岳池县、前锋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改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大变动”主要指什么?它具体是怎样构成的?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1-08-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