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表).由此可以推论
受朝国鲁国晋国齐国楚国越国纪国
次数39次38次11次10次2次1次

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2017-06-04更新 | 289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2017-05-22更新 | 2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C.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2017-05-04更新 | 369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下列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是(  )
①因地制宜处理好民族关系 ②西藏成为宣政院的直接辖区 
③重视边疆交通和军事防卫 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收集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秦始皇销毁铜兵器(       
A.为了夸耀武功、粉饰太平B.有效地防止了人民的反抗
C.促进了铁兵器的使用D.导致了秦国很快灭亡
6 . 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这表明(  )
A.中朝形成于三国时期B.中朝和外朝相得益彰
C.中朝的形成削弱了相权D.外朝官员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这表明(  )
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D.朱元璋雄才大略
8 . 吕思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凡事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而且历久不敝了。”这段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嫡长子继承制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
10 . 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频繁更换丞相                           ②扩大三省的权力,削夺三公权限
③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④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