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唐代出现职事官职被“使职化”的现象。如皇帝急需大量税款充实国库时出现了“盐铁使”;边州威胁中央集权时,刺史被使职化,以刺史都督的职事官衔去统率边军。“特使治国”表明唐朝(     
A.官员形同虚设丧失权力B.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C.政治运作机制相对灵活D.皇帝集权被严重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唐代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没有在立储这个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臻于完善B.君主专制走向式微林合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实D.传统伦理影响朝政
4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其言是则黜宰相,其言妄则黜台谏。这体现了当时
A.监察体制发挥作用B.君主权力受到削弱
C.宰相更换非常频繁D.仁宗皇帝疏于政事
2021-04-16更新 | 59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文献记载,“夏铸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夏后氏官百”是指夏朝有不少官吏。这可用于说明夏朝
A.结束了多个部族分立局面B.政治权力机构较简单
C.具备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D.仍然是部落联盟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提高了官员素质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D.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2021-04-02更新 | 225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659年武后颁布《姓氏录》,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这说明当时
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C.武后政治改革失败D.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2021-04-01更新 | 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翦伯赞认为,“秦代的政府不是一开始就准备对于古典文献,不分青红皂白,非秦者烧;他们曾经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几乎是全部的古典文献,征聘了七十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焚书坑儒并不是秦代政府预定的计划之执行,而是逐渐演进出来的。”材料表明焚书坑儒政策
A.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B.适应秦朝中央集权建设需要
C.破坏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D.表明文化专制主义愈演愈烈
2021-03-26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