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威胁了中央集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
C.使选官制度完善D.加强了君主集权
2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91次组卷 | 17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三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标准,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曹魏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唐宋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意义。
2022-12-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从政治制度上对诸侯王国做了如下调整(下表),这本质上反映了(     
人事权归中央诸侯王国只有权设置四百石以下低级官员,中高级官员均由中央选派
财税权归中央诸侯王只能获取土地收益和市租收益,原有诸侯王国的各种赋敛权全部收归中央
事务权归中央诸侯王不得参与社会地方治理,不得审判案件
军事权归中央诸侯国不再具备军事权

A.诸侯国行政权大大缩减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王国问题已经彻底解决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1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说:“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争于学”。梁启超所说的“此法”(     
A.正式形成于隋文帝时期B.唐朝时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D.明清分初考、再考与通考
7 .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A.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8 .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禅让制B.实行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实行郡县制
9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官场首重门第。五代门第观念消退,王朝决策权掌握在一批靠个人能力上台的文吏型官僚手中,他们的“家世背景逐渐淡化而个人因素相对受到重视”。宋代文官普遍以个体形式入仕,官员个人的出身问题遂日渐凸显。南宋孝宗时,蔡幼学在殿试策论中写道:“文武之别,有出身、无出身之辨,在古盛时,未闻此法。”南宋中后期官员李曾伯在《谢潼漕请举》中亦云“盖官版虽登,尚以出身、无出身之异”。这反映出在当时官僚群体内部,“有无出身”是一条重要分界线。

──周佳《宋代科举政策背景下的“出身”含义变化》

材料二   它(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流弊日深。特别是道光、咸丰以后,一方面列强的入侵,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不足以应付“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方面西方文化的输入、师夷长技思想的影响,促使一批忧国之士认识到八股取士导致士子只知诗文而不通中外,“心术坏而义理锢”,一批新人开始对科举制度展开了越来越猛烈的抨击。有人开始提出改革科举制度的建议,也有人开始对沿袭了千余年的考试制度进行大胆的变通和探索。

——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材料三   德才兼备、以德为首是孙中山选拔人才的标准。他说“当议员或官吏的人,必定是要有才、有德、或者有甚么能干,才能胜任愉快的。”又说:“有才有德的人才能当我们的公仆。”

——房列曙《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宋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变化出现的制度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道咸以后科举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清朝末年清政府对科举制“大胆的变通和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并指出其思想的影响。
10 . 康熙二十六年,清廷以台湾“新经归附,文教初开”为由,批准台地考生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康熙三十六年闽浙总督郭世隆以台湾“至今已历四科,人文日盛,学诣渐臻”为由,提请“乡试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由此可知,清代科举考试(     
A.改变了全国统一录取的范式B.政策灵活利于文教事业发展
C.体现了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D.打破公平体系引起官员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