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1905年科举制被废止以来,对其评价多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往对科举制的评价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出现各种与历史实际不符的、似是而非的流行说法。如下∶

寒门子弟既无力支付读书的费用,又没有关系照顾,很难高中和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同时,科举制不允许女性报考,将半数人口排除在外。

以“文章词赋,冠绝当时”的才子蒲松龄屡试不中而郁闷而死,《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喜极而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总之,科举制要么压抑或遗漏人才,要么造就迂腐儒生。

科举制造成科技于明清以后落后于西方。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比重,如下表∶

时间6—前1世纪公元140040110001001150015011900
占世界比重50%62%71%58%29%

——摘编自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等

材料二   孙中山多次谈到科举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认为“此制最为公允,为泰西各国所无”。1918年孙中山称科举考试为“中国良好之旧法”,期望在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的制度。1924826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军大元帅名义正式公布了《考试院组织条例》及《考试条例》《考试条例实行细则》等。

——摘编自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不等于否定科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列“误区”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孙中山对待科举制的态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
至元六年
(1269年)
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
(继承金朝制度)
分轮巡按,半年一次;
提纲刑狱,监察官吏。
至元十九年
(1282年)
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
(陆续增加、调整、拆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
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
(提刑按察司改制)
分道监察,常驻治所;
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
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
2021-05-11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各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15%4%17.2%24.5%46.1%
A.社会主流思想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北宋前期人口数量与官员数量增加情况表。导致这一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年号公元人口总数官员数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1628025410000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2229286120000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2496930034000

A.行政管理事务增加B.行政效率低下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社会经济发展
5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6 . 下表为西汉大司马统领的中朝演进概况。它反映了西汉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中朝官员主要职责是皇帝的应对顾问
汉昭帝时期大司马作为中朝领袖,领衔中朝官员预闻政事,参议决策,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
成帝、哀帝时期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外朝上

A.中朝逐渐控制决策B.藩镇割据初现端倪
C.宰相制度渐趋成熟D.朝廷权力再次分配
7 . 下表为广州汉墓铁器变化情况(据朱世荣《汉武帝时代江南,岭南经济地位的变迁》)

类型
时代
墓数(座)出土铁器墓数(座)铁器墓数占墓总数比(%)其中铁兵器与铜兵器比
西汉早期200余61303:4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23647201:5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政府加强对江南等地的开发
C.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落后D.江南等地的铁矿资源较缺乏
8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西周
制度郡县制行省制
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官僚政治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分封制②中央节制地方B.①宗法制②中央节制地方
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10 . 下表为唐中后期使相(朝廷授节度使同平章事头衔,与宰相并称)类型表。据此可以得出
单位:人次
使相类型肃宗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总计
功勋型692085171152017100
派遣型143106315612211012103
跋扈型0895105214152676
奏请型000000000031720
总计721322312427914304872299

注:跋扈型使相多分布在强藩重镇,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的怀柔政策的产物
A.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不休B.朝廷对地方控制比较自如
C.武夫乱政加剧了唐灭亡D.中枢决策权外流比较严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