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霍光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
史料出处
(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遂匡国家安社稷东汉·班固著(汉书》
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东汉·王符著《潜夫论》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A.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
B.相关记载均存在虚构成分
C.汉代由外戚决定皇帝的废立
D.相关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记述出处
(成祖时)夏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漠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秩五品。《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殿阁词林记》
(宪宝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明完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西园闻见录》

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阻塞了社会阶层流动
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2019-01-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是关于分封制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
内容出处
封建之事,自三皇建之于前,五帝承之于后,而其制始备。南宋罗泌《路史﹒封建后论》
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近代学者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周初之文化制度,不特非周公一人所独创,且亦非周代所特有。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20世纪著名史学家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
A.分封制由周公创制
B.分封制开始于殷周
C.分封制是关于道德的制度
D.分封制确实曾存在于先秦
2018-07-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观点作者、出处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予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A.诸侯推举启为帝
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王位
D.益最终被启所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06-09更新 | 10861次组卷 | 163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为不同文献有关“贡举”的记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汉)灵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东晋】葛洪《抱朴子》
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唐律疏议》
三日精贡学……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宋】范仲淹《范文正奏议》

A.汉代贡举和察举截然有别
B.唐宋贡举即为今日泛称的科举
C.贡举之士凭德行即可入仕
D.贡举逐渐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
10 . 如下表所示,针对地主土豪聚族而居的现象,明太祖经常大量征地把他们迁出本乡。这些做法
A.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削弱了这些豪强的社会基础
C.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D.消除地方对中央的严重威胁
2018-02-28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